|
樂金飛利浦連續 2 季大虧新台幣逾百億元的震撼, TFT 液晶面板廠的擴產競賽,可說是正式劃下休止符,因為不僅樂金飛利浦、奇美電子等財報虧損的廠商表示將暫緩建置次世代產線,就連第三季還有賺的三星電子及友達,也均異口同聲表示,將以獲利為最優先考量。
|
|
儘管三星上季面板事業獲利表現消相對亮眼,不過,三星經營策略將由過去的積極投資,改以獲利為目標。也就是說,儘管其 7.5 代線擴產及八代線建廠進度不變,但是對接下來的投資策略,顯然已有暫時收手的打算。
表一 面板價格下跌之比較
單位:美元 |
|
2006 年 1 月上旬
|
2006 年 10 月下旬
|
42 吋
|
1,100
|
680
|
40 吋
|
930
|
680
|
37 吋
|
800
|
530
|
32 吋
|
555
|
365
|
Source :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 STPI ) 整理 , 2006 年 11 月 |
友達也明確表示對於興建八代廠的態度偏向保守,甚至表示未來 1 年內暫無建廠計畫。就連投資不手軟的奇美,也提出市場暫時還看不到對於八代線的需求。
樂金飛利浦除了不斷重申緩建八代線之外,甚至傳出 7.5 代線擴產也告暫緩,在 42 吋液晶電視面板上受傷慘重的樂金飛利浦,產品策略也轉向價格逐漸回升的 PC 面板,同時也強調未來發展將以獲利為目標。
簡單來說,面板廠商除了砸大錢逾數 10 億美元投資次世代 TFT 液晶面板廠,在下一代面板競賽中領先敵手以外,亞洲主要面板廠開始尋求與知名電視品牌業者結盟,藉以增加競爭力,也增加獲利。
當前在液晶電視面板產業中,過去那套由生產引發市場需求的策略,已然不再奏效,面板業者斥鉅資興建新世代面板廠,但未必就能招攬客戶上門,如今,除非面板業者與知名電視品牌業者結盟,方能為該廠的電視面板創造需求,否則日益堆高的面板庫存,最終仍將落入虧損累累、投資血本無歸的命運。
例如:三星電子指出,受惠於與索尼的策略聯盟,三星電子得以導向該廠面板切割標準化的實現,不僅得以降低成本,面板標準化過程也直接導向切割效率提高,並有助於提高未來營收與獲利水準。( 789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