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日本一直是消費性電子的代表國家,不僅其創造高品質映像管電視、 VHS 錄放影機、隨身聽、 CD 播放機、傳統相機,也創造了外型與創新的消費性電子產品 .其中,索尼( Sony )品牌更是創新的代表.但現在全球市場關注焦點都轉到蘋果身上,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涵? |
|
但是進入寬頻時代之後,隨著日本在液晶電視落後南韓, DVD 播放機落後低價品牌廠商, Kodak 也漸漸趕上日本在數位相機領導地位之後,蘋果更是創造了 iPod 奇蹟 . iPod 所帶來的風潮不僅讓蘋果股價創歷史紀錄,更讓眾人殷殷期盼到底蘋果下一步要推出什麼產品.
圖一 蘋果未來兩年營收預估 |

|
Source : 摩根史坦利 , 2005 年 12 月 |
從 iPod 到 iPod mini 再演變至 iPod shuffle 與 nano ,蘋果的設計與推出手法一直能夠抓住消費者的目光,蘋果為了快速抓住消費者甚至花錢開始佈建屬於自己的通路,不同於資訊產品的是,蘋果將零售店鋪設在一般的購物商場,甚至進行一波又一波的流行行銷廣告.
根據目前市場上盛傳,蘋果可能推出自己的 iPod 手機,這對於手機大廠來說,可能又是另外一次的挑戰.畢竟,目前整體大環境已經醞釀一股 iPod 手機上市即可造成搶購風潮的氣氛.
而索尼或其他日本廠商身為過去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領導者和先驅者,卻未能在可攜式裝置產品上有所作為,對於蘋果線上下載音樂和 iPod 等產品毫無招架之力,讓蘋果主宰了整個市場。未來這股力量是否會擴及至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或數位家庭之中,將讓許多大廠屏息以待.
最近蘋果更陸續與多家業者合作,未來將於 iTunes 商店販售電視節目,可預見 2006 年蘋果將與更多業者簽約,一如當初線上下載音樂風潮,將引領另一波下載電視節目熱潮。全球知名的證券商摩根史坦利即認為 iPod 持續熱賣和新產品推出的情況下,將帶動蘋果 2006 年度營收再上一層樓,預測營收將成長 25% 。( 714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