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電子穿隧發光效率提高到2%

瀏覽次數:207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18年8月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電子穿隧發光效率提高到2%
 
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報導,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工程師利用先進的溶液化學技術建構了一個微小的蝴蝶結形電漿子奈米結構,由兩個長方體銀單晶的角落連接在一起,連接角處有一個1.5奈米寬的絕緣體屏障,由聚合物polyvinylpyrrolidone (PVP)所製成。
 
這種微小的金屬/絕緣體/金屬(銀/PVP/銀)結點是主要發生作用的地方,當奈米晶體的電極允許將電壓施加到元件上,電子從銀奈米晶體的一角,穿越過微小的PVP勢壘時,能量將傳送到表面電漿極化子,沿著金屬/絕緣體界面傳遞電磁波,然後再將能量轉換成光子。
 
這種特殊的結點,在非彈性穿隧電子方面更有效的原因,是因為其幾何形狀和極小的尺寸。藉由將兩個銀單晶的角落處連接在一起,中間有一個微小的絕緣屏障,創造了一種具有局部高密度光學狀態的高品質光學天線,因而能夠更有效地將電子能量轉換為光。過去的裝置只有很小一部分電子可以非彈性地穿隧,所以發光效率通常很低,最多只有幾個百分之幾。研究人員將效率提高到大約2%,雖然還不夠實用,但這是新型光源的第一步。
 
這項研究工作使電漿子研究更接近於實現在高速光學數據處理和其它在光子晶片上應用的超緊湊光源。(456字;圖1
 
 
參考資料:
Nanocrystals emit light by efficiently 'tunneling' electrons. Science Daily,2018/7/23
Efficient light generation from enhanced inelastic electron tunnelling. Nature Photonics,2018/7/23


本站相關文章:

1.
矽分子絕緣體使半導體先進製程推向極限
2.仿生奈米光學是新顯示技術之選項​
3.下世代光儲存技術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