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蘋果宣佈,iPhone於上市的第74天銷售量突破100萬支。也就是說,扣除剛推出的前兩天銷售27萬支,接下來的72天一共銷售了73萬支,等於每一天銷售1萬支左右。這是空前的勝利嗎?
|
|
在蘋果剛宣佈8GB的iPhone價格大減200美元之後的幾天,蘋果就宣布iPhone銷售量突破100萬支。令人疑問的是,為何蘋果要減價200美元呢?
圖一、全球iPhone於2007年第二季至第四季出貨量預估
單位:千支
Source : 瑞銀,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7年9月
這樣的舉動在蘋果的歷史上來說還是頭一次,難道是蘋果第一次進入手機市場,仍處於調整期;或者是為了iPod Touch的訂價問題,而犧牲了iPhone的價格;或者是iPhone銷售的情況是每下愈況,所以緊急透過降價來刺激銷售情況;或者是為了iPhone在歐洲市場推出順利,因此不得不降低價格;或者還是如蘋果執行長喬布斯所說,是為了迎接銷售旺季的到來。
無論這樣的決策的動機如何,如此決策模式,都讓蘋果股價近幾年以來出現大小不等的上漲與下跌。
正當iSuppli於8月底宣佈,iPhone於7月成為美國智慧型手機的銷售冠軍之後,股價於9月4日上漲至144.16美元,之後因為蘋果宣佈8GB的iPhone零售價格從599美元跌至399美元,於9月7日跌至131.77美元,於9月10日因為宣佈iPhone銷售量突破100萬支,股價又上漲至136.71美元。如此上上下下的情況,反映了市場對於訊息的高敏感度而產生不同的解讀。
不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許多分析師都上調了iPhone於第三季與第四季的出貨量。例如:證券業的瑞銀就認為,降價33%之後的iPhone,未來幾季的需求明顯增加。
因此,其將iPhone在2007第三季的預期銷售量,從原本預估的80萬支上調至95萬支,而將2007年的年底銷售旺季10至12月的預期銷售量,從原本預估的150萬支,調高到200萬支。(72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