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經濟日報:澳洲學院制孕育職人魂

瀏覽次數:116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陳曉郁、議題與國際觀測團隊 發表於 2015年11月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澳洲工業集團(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2015年勞動發展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該國技能短缺的關鍵因素之一為:青少年欠缺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技能。同一時間,澳洲政府也在技職政策上定調,除要強化學子STEM的程度外,也希望確保他們在畢業時,已為進入勞動市場做好準備,同時又能為企業補充所需之技術人才。也因此該國積極研議各項可行政策,如參考美國正推行的P-TECH計畫。今年9月甫卸任的澳洲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於2014年6月以總理身份赴美訪問時,曾走訪紐約布魯克林一所高中觀摩P-TECH計畫推動情形,當時即評估P-TECH模式可運用在澳洲如餐飲及礦業等產業上,但推動方式與美國略有不同,即澳洲會由學校辦理,非企業主導,另可搭配政府推動的HECS學徒無息貸款,提供資助以協助學徒完成訓練課程。對澳洲政府來說,P-TECH模式有點類似過去推動的澳洲技術學院模式(Australian Technical College model),只是在此計畫中企業扮演更吃重的角色。

艾伯特總理考慮在澳洲推動P-TECH方案,曾引發工會及政黨的反彈,認為不宜由大企業主導課程。當時亦有專家提醒,當運用國家資源投入教育訓練時,除考量投資報酬率之外,更應反思學校不只是職業訓練所。年輕一輩需要的教育培訓,不僅要讓他們得到初就業的機會,在強化基礎知識及技術背景以外,也必須培養思考分析並提升學習能力,才能因應快速變化的外在世界。學校即使能透過各項機制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也未必代表教育的成功。


圖一、澳洲學院制培育技職人才
  

儘管澳洲政府參考了美國P-TECH模式,期望能藉此機制強化公私夥伴關係與企業投入,但仍以解決國內學徒人數下降與青年失業問題為政策推動重點,希望能達成青年長期就業的目標。其中重要措施包括更新技職教育與訓練(VET)框架(2014年完成),以培訓模組和認證課程,以及以學校為主的學徒和受訓課程為主要項目,以期培訓課程能反應職場現況。目前9成以上的中學生已納入VET框架,16歲級學生有近3分之1加入職業訓練的行列,總計每年有超過25萬名學生參與護理、美容、烘焙、設計、農業、旅遊等培訓課程,他們在中學階段即取得證照,並同時完成學業。

澳洲技職教育一直被批評說缺乏企業投入,這點正逐漸改善當中,在規劃課程時已同步尋求業界意見,確保能發展合適的課程讓學生學習,並找出產業最需要的技能與重新分類。澳洲政府另強化制度的透明程度與監管機制,以避免如傳統學徒制被詬病淪為血汗工廠的情況發生。此外澳洲地方政府每年進行調查,以瞭解技職生現況及畢業後發展,調查項目包括就業及就學比例,以及接受在職訓練的人數等。政府亦從中發掘問題,如近期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畢業後失業及兼職情況增加,即突顯出儘管技職生以就業為學習技能的主要目標,但相關訓練也只是職場之入門磚,無法保證就能獲得長期及穩定的工作。對企業來說,學生所學技能仍不足以應付職場所需。在校學習的知識與技能須作為未來進階學習的基礎,即應具備強化學科理論(如數學)或學習其他領域知識(如文化、行銷等)的能力。換言之,技職教育不僅止於學校階段,為求長期職涯發展,仍應繼續參與培訓,這也是各國在政策推動上共同的主張。

(本文刊登於經濟日報2015/11/01)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