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經濟日報:移位輔助商機大 幫助銀髮族動起來

瀏覽次數:184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葉席吟、趨勢研析與前瞻規劃團隊 發表於 2015年10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臺灣老化速度和日本並列全球第三名,在1993年間,有7%的人口為年滿65歲以上之長者,而預估在2017年,臺灣長者人口將成長至14%;臺灣高齡人口倍化期間為24年,反觀美國為73年,法國甚至花費115年才達成倍化比率的成長,顯示臺灣的老化速度相當快速。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預估達總人口的20%,在低出生率的趨勢下,未來人口組成將是大量的中老年人口及少量的幼年與青壯年人口,平均3.3個青年人要扶養一位老人。人口結構的重大轉變,除了代表人力資源替代上的困境,更顯示出照護人力嚴重不足的未來,臺灣高齡人口的照護問題將面臨重大挑戰。

然而,老化不必然代表自我照護能力的喪失,因此除了健全照護網絡之外,更應該強化長者自主照護能力,因此全球的企業和學研界均已積極投入結合科技與醫療,開發可提供照護及強化肢體機能的移位輔助機器人,期望藉由機器人的輔助,能提供高齡族群自由及自主的生活。與台灣面臨相似問題的日本,從2013年起便傾全國之力推行照護機器人的中長期規劃,其中在照護機器人的技術發展中,以2014年2月1日正式發布的ISO13482照護機器人安全性的國際標準為發展依據,此標準主要針對穿戴型、移動作業型及乘坐型之照護機器人的安全性做了相關的規定。目前日本在移位輔助機器人的研發中,已有為數不少都在臨床試驗評估中,其中Cyberdyne的機械輔助動力服(Hybrid Assistive Limb,HAL)、Panasonic的電動護理床(Resyone)、RTWorks的行走輔助機器人(Robot AssistWalker RT.1)均已取得ISO13482認證,以下說明此三款機器人在高齡照護上的相關應用。

圖一、機器人應用於老人照護


  • Cyberdyne的機械輔助動力服,可協助失能者做走路、上下樓梯或從椅子上爬起來等日常的基本動作,也可透過意念來操作行動,幫助失能者在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下自由活動。機械輔助動力服除了醫療用、照護用及自主支援用之外,也開始被應用到新的領域,如三井住友銀行旗下子公司SMB物流服務公司則導入腰部型機械動力服來協助現金護送、填補鈔等工作,可減緩高齡從業員的身體負擔。
  • Panasonic的電動護理床,結合電動病床與電動輪椅的照護機器人,主要是協助中重度被照護者,以輕鬆簡單的方式,就能自行從床上安全的移到輪椅上,使其能夠在居住空間自由活動,除了可降低被照護者長久臥床的時間,也可減少照護者的負擔。
  • RTWorks的行走輔助機器人,透過科技的輔助協助行動不便的人能夠順利步行,例如上坡時提供動力輔助,下坡時可自動減速及煞車等功能,此機器亦搭載通訊功能與GPS定位系統,讓家人可透過網路監看家中行動不便的人,進而達到照護目的。

高齡照護產業主要可概分為健康照護及醫療照護,在資訊科技和智慧機器人時代,不論是行動障礙或是日常生活的障礙,均可透過科技的進展提供適切的智慧輔助,克服高齡照護人力不足的問題。未來透過照護機器人來協助老年人居家生活之可行性也將大幅提昇,包括銀髮族身體狀況監測、緊急狀況偵測與警示、協助移動及拿取物品等,都可透過照護及行動輔助機器人讓老人達到日常生活獨立運作及自主安全行動。台灣由於擁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及自動化生產的經驗,勢必將在智慧機器人、照護與輔具型的機器人研發上更具潛力,台灣電子製造大廠,包括華碩、廣達等公司也認為研發具智慧感測能力的機器人是不可阻擋的未來趨勢,也是台灣投入發展照護機器人的一項契機。對台灣而言,若能藉由開發照護機器人來補足社工及看護人員短缺的問題,才是正面應對社會福利議題,解決高齡和少子化所帶來的醫療照護人力缺口問題。

(本文刊登於經濟日報2015/10/04)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