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經濟日報:日打造機器人王國 推五年大計

瀏覽次數:384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陳怡如、趨勢研析與前瞻規劃團隊 發表於 2015年10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依據聯合國統計,1950-2010年的60年間,已開發國家人口預期壽命增加11歲,中度開發國家增加26歲,低度開發國家增加19.5歲,且在1950-2009年間,高齡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率由8%提高到11%,預計到2050年該比例會達22%,在未來的數十年間,全球皆需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

日本是全球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且其高齡化速度比歐美國家更快,據估計,2060年日本人口將減少到約9,500萬人,且有超過40%的老年人口,因此日本對於高齡相關的政策和技術研究開發都頗為重視。對日本而言,建立一個機器人普及的社會為其因應超高齡社會以及人口減少的目標與發展願景。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與經濟產業省於2015年1月23日公布為期5年的「機器人新戰略」,內容涵蓋製造服務、照護醫療、農林水產、食品、基礎建設、災害防治等重點領域,其中照護醫療領域編列的預算最高,將近53億日圓,占日本2015年機器人相關總預算的33%,且設定2020年醫療照護領域機器人市場規模要達500億日圓。

日本針對照護機器人的研發方向包括移位協助、移動支援、失智症患者看護、入浴支援及排泄支援等。早在2001年進行第七次技術預測調查時,日本就思考利用機器人來協助醫療照護工作,當時聚焦的發展重點在於提供照護人員相關支援輔具,協助重度身心障礙人士起身或坐臥等;技術的發展方向要特別顧及被照護者之心理需求,也就是希望未來即使利用機器人支援沐浴等看護工作時,盡可能不要引起被照護者的不適或不安感。經過多年的投入研發,當時提到的技術發展目標有些已陸續實現,且慢慢從學校實驗室轉而由產業接手後續的研發甚至商品化,如富士機械起臥輔具Support Robot、Panasonic的Robotic Bed、TOTO的浴缸固定型入浴支援設備等。

國際知名智庫公司Gartner於七月份公布了未來健康應用技術趨勢分析,其中在醫療照護支援機器人(Healthcare-assistive robots)方面,Gartner認為相關技術發展仍在上升階段,和去年的預測趨勢相比較,整體進展速度不算快,且預計未來5-10年市場的技術採用程度也尚未普及,主要原因在於醫療照護支援機器人的採用成本仍偏高,消費者對於採用後是否確實可提升被照護者的照護品質仍不十分明確。

未來社會的照護需求除了身體照護外,更加重視心靈撫慰,陪伴型智慧機器人或遠距離的類人機器人(humanoid)也應運而生。陪伴型智慧機器人可在受照護者之家人外出或工作時,陪伴受照護者與其聊天亦照護其飲食及生活作息;遠距離的類人機器人發展的目標,是要讓受傷/生病、或是因年齡、身心障礙等因素無法參與一般社會活動的人,使其即使在家也可如親臨一般地參與社交活動。

此外支援一般生活的智慧型機器人也是日本未來機器人的發展走向,透過資通訊設備的協助使在遠方的高齡者或是輕度殘障人士,可藉由家人的遠距離操作進行生活支援,或協助偵測危險並予以排除。在更遠的未來,支援生活的智慧機器人可能從室內走向戶外,發展成個人機器人(personal robot)或遠距親臨機器人(telepresence robot),不僅其外貌、身高可與本尊相同,且可替代人類外出購物或與人會面,這樣的機器人發展趨勢可從日本近期完成的第十次技術趨勢預測調查中窺之一二。

依據國發會推估,未來台灣人口結構將呈現極快速的老化,到了2025年,65歲以上人口佔我國全體人口的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且相對先進國家而言,我國進入高齡社會的時間約24年,與日本相當,且僅用7年的時間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整體時程相當快速。在少子化加上高齡化的雙重衝擊之下,未來老年人口幾乎接近勞動人口,人口結構失衡致使對老幼照護需求提高,衍生勞動人口扶養負擔加重的問題,到了2061年,我國每100位工作人口就得扶養99人,其將對我國的經濟成長造成影響也使整體財政負擔更加沉重。我國資通訊、工具機械等技術具一定的基礎,發展醫療照護等服務型機器人或設備,或許是解決我國未來照護人力不足的方案之一。

圖一、各國進入超高齡社會所需時間


圖二、照護機器人分類圖



(本文刊登於經濟日報2015/10/04)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