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6月我出口下滑2位數,經濟部提出短中長期因應措施

瀏覽次數:162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發表於 2015年7月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財政部本(7)月7日發布今(104)年6月我國海關進出口資料,6月我出口減13.9%,進口減16.1%,出超成長15%。貿易局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成長情況不如預期,國際油價與原物料價格下跌,中國大陸景氣走緩,歐日QE造成弱勢歐元與日圓對我出口帶來壓力,以及多國執行貿易救濟措施等諸多因素影響下,6月我主要出口貨品除交通運輸設備成長(3.9%)外,其餘貨品均衰減,累計我國上半年出口1,424.3億美元,下滑7.1%(減少109.2億美元)。(詳表1)
 
macro_11313_20150708.gif
 
綜觀全球主要貿易國家,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出進口狀況皆不理想(詳表2),其中,本年累計新加坡、日本出口衰退幅更大於我國,而韓國出口已連續6個月下滑;進口部分除美國外,其餘主要貿易國家進口均呈2位數衰減。
macro_11313b_20150708.gif
 
6月我對主要貿易國出口均呈現衰減,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東協6國、日本出口衰減達2位數,對美國與歐洲出口跌幅亦擴大,分別減8.2%及9.8%(詳表3)。
macro_11313c_20150708.gif
 
出口方面,6月我主力之電子產品、資訊與通信產品出口分別減少10.8%、31.4%,主要出口減縮地區/國家,前者為中國大陸、東協,後者為美國、歐洲。主因於晶圓代工受客戶庫存調整,出貨量銳減與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減弱所致。下半年為電子產業旺季,各品牌手持行動及穿戴裝置新品陸續上市、物聯網之應用及Windows 10之挹注電腦換機商機,可望帶動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出口回升。
 
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少17.2%,因鋼品受到中國大陸低價搶市、歐盟、東協、美國對鋼品實施貿易救濟措施等衝擊而衰減。機械受到日圓、歐元相繼貶值,影響我國機械國際競爭力,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美國出口分別減縮20.7%、11.1%。
 
交通運輸設備(貨櫃船)出口呈現上揚,係因我對歐洲出口表現亮麗。(詳表4)
macro_11313d_20150708.gif
 
進口方面,我資本設備進口自2月以來連續4個月衰減,5月減幅已縮至個位數,6月則恢復正成長,顯示國內製造業生產投資漸趨好轉。
 
展望下半年,依據EIU(6月)、IMF(4月)公布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最新預測,分別為2.4%、3.5%,均較2014年上調0.1個百分點。其中,先進經濟體(如美國、日本、歐元區)復甦力度較為明朗,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大陸)成長動能則明顯減弱,惟仍須關注希臘債務危機與中國大陸股市震盪後續效應。
 
有關今年我國出口情勢,台經院院長林建甫表示,希臘債務問題對歐元的干擾近期將趨明朗化、美國及歐盟之經濟表現持續回穩、中國大陸中度成長成為新常態、日圓貶值效應亦己達極限,明年度之出口可望恢復成長態勢。另以工具機為例,近期將併購歐洲工具機大廠之友嘉集團表示,希臘危機影響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歐元續貶,引起日元甚至韓元貶值,導致我國工具機與日本、韓國價差縮小,競爭力下降,再加上中國大陸,美國及東協景氣不如預期,將影響我國出口表現。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群已國際化,營收可望成長,但面臨日圓貶值的壓力,下半年可能不見得比上半年好。
 
   針對今年出口不佳情勢,經濟部正研擬短中長期因應措施如下:
(一) 短期:
1.針對我主要出口衰退市場、衰退且拓銷可著力產品及出口潛力產品,持續加碼30項拓銷措施;
2.強化整廠輸出/系統整合等解決方案;
3.加強積極性融資協助及出口貸款。
(二) 中長期:
1.針對具未來發展性之新興解決方案,建立有效孵育機制,如智慧城市、雲端、物聯網、大數據、生產力4.0等;
2.複製海外生產新聚落,啟動「投資帶動出口」。
 
期能藉由上述短中長期措施,逐步擺脫全球景氣不振,提升我出口動能。
 
貿易局發言人:徐副局長大衛
聯絡電話:02-2397-7103;0978623862
電子郵件信箱:dwhsu@trade.gov.tw
業務聯絡人:綜合企劃委員會張科長宗傑
聯絡電話:02-2397-7454 ;0939252236
電子郵件信箱:chung@trade.gov.tw
 
 
相關檔案下載:104年6月進出口新聞稿含附表.doc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