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華碩展開反擊,在美控告IBM之觀察與啟示】中,討論企業如果想要進行全球布局,將必然使企業本身暴露於侵權訴訟高度風險之中。不論是訴訟官司之被告,或是要主動積極主張專利權之原告,企業(或集團)均應主動盤點自身專利,包括自己取得、併購子公司而得、購買取得或是經由授權取得等。
圖一、專利價值盤點雷達圖
專利盤點(Patent Audit)或稱專利查核,就是透過有系統之專利整理、審查、分類與映射(Mapping)等過程,將原本無系統化之專利文件,經過系統化之整理與加值,發揮其實施與交換之最大價值。專利盤點是企業評估專利價值第一步,是企業建置自身智慧資源規劃(Intelligence Resource Planning)系統工作項目之一,更是企業積極運用IRP進行全球營運布局重要一環。
由於「專利品質是專利價值的前提,專利價值是專利品質的實踐」[1],專利盤點的前兩步驟即是專利有效性確認,與專利品質確認。專利有效性即是確認專利是否有繳交維持費、現有專利權歸屬狀態、專利基本書目資料建立與專利剩餘年限等。除了上述基本資訊,其他關於專利申請前研發紀錄文件(研發記錄簿)或是專利申請過程與審查官往來溝通與確認文件均需一一建檔管理。
專利品質是流程管理下之品管結果。專利品質代表著專利好的程度,包括專利技術面好的程度與專利法律面的程度。專利技術面好的程度與研發相關技術之研發人員(R&D)息息相關,因為研發人員專業素質與研發能量展現方式,皆意涵著專利技術面優良品質之來源。專利法律面好的程度與各國專利政策、企業內部專利工程師及外部專利律師有關,包括對於各國IPR保護、各國技術專利化模式掌握、產業或技術術語運用之精準、上下位用語使用、申請專利範圍權利項建構與專利家族組合規劃等。
專利品質是專利技術面品質與專利法律面品質的相乘。若有好的專利技術面品質,缺乏優良專利法律面建構,則專利品質無法確保,專利價值更不存在。
所謂「專利價值是專利品質之實踐」即是專利價值的彰顯,需要建構在專利品質上,並且放入商業空間中討論其價值。所謂的商業空間即是實際產業運作空間,也是我們常談論之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產品組合、技術組合與核心競爭能量等。
專利價值與專利品質轉換模式(販賣、授權、新創事業等)與商業空間價值相關。所謂商業空間價值即是該技術對應商品在產品生命週期曲線位置(與時間相關),與產品相對競爭優勢狀態下所展現之價值。一般而言,對於電腦、資訊與通訊產品而言,商業空間價值隨時間變動劇烈,並且生命週期短。
換言之,專利價值即是專利品質、專利轉換模式與商業空間價值三者相乘。同理,只要其中之一太低,整體專利價值就不可能太高。
最後,專利價值盤點雷達圖,如圖一。考慮專利價值需進行專利技術面品質、權利化流程品質、專利法律面品質、商業化流程品質等盤點及查核工作。而專利價值盤點雷達圖即是根據上述構面所建構之綜合指標系統,包括專利技術面(包括技術優勢、策略重要性、技術可獲得性)、專利法律面(IPR保護狀態、權利化品質、專利組合)與專利產業面(生命週期定位、供應鏈/價值鏈、專利實現模式)等,往後我們再進一步討論其應用。(1304字;圖1)
參考資料:
- 周延鵬 (2006)。《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天下文化出版社,2006 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