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AI智慧型手機將給營運商基礎設施帶來負載挑戰,如何說服消費者升級成關鍵

瀏覽次數:194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茋郁 發表於 2024年6月1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AI智慧型手機將給營運商基礎設施帶來負載挑戰,如何說服消費者升級成關鍵
 
 
Canalys的分析師表示,雖然具有AI功能智慧型手機的可用性增加,可能會推動智慧型手機銷售量,但這種轉變也可能為營運提供者帶來巨大的基礎設施挑戰。

Canalys預計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中將有16%具備AI功能,包含:三星Galaxy S24、谷歌Pixel手機以及蘋果iPhone 15。其並進一步預測到2028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54%,這主要得益於手機晶片組技術進步以及消費者對AI驅動的需求不斷成長所致。

Canalys將支援生成式AI的智慧型手機定義為配備專屬AI硬體的智慧型手機,也就是能夠執行生成式AI模型並支援以最小延遲進行即時裝置上推理的手機。例如:高通的Snapdragon平台及其Hexagon NPU就符合這項要求,聯發科的APU和谷歌的TPU也是如此。

至於蘋果,其將憑藉搭載A17 Pro晶片以及Apple Intelligence的iPhone 15佔據領先地位,在軟硬體整合之下,蘋果在AI iPhone表現將成功將其帶往下一個換機潮。到2025年,蘋果將佔據AI智慧型手機市場約55%的佔有率。

對於營運商來說,AI智慧型手機的確可以帶來「新的獲利路線,以及營收、共享協議」的好處,但這對於實際運行所需要的基礎設施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過去的幾年裡,智慧型手機使用愈來愈多的數據,Canalys並不認為AI會減輕基礎設施的負載。根據愛立信的報告,2023年每部智慧型手機的平均數據流量為每月21GB,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每月56GB。

基本上來說,營運服務供應商正在努力推動更多的AI功能在裝置上運行,而不是在網路和公有雲端上運行。也就是說,更多的裝置內建AI功能可減少網路流量負載,這對營運商之隱私和安全擁有更多控制權。

但是中階手機由於想要擁有AI功能,其必須依賴網路流量運行來能夠達成,這就會給營運商帶來挑戰。每天在單一裝置上跨應用程式運行ChatGPT幾個小時,可能會給網路帶來巨大的額外負載。

因此,營運服務供應商必須成功說服消費者升級到支援AI之智慧型手機的挑戰。根據統計,大多數電信營運供應商是銷售智慧型手機的最大管道。在美國85%的智慧型手機是透過美國的營運商直接銷售的。在歐洲,這一比例可能約為 40%。如果營運商能夠提出一種方案,讓消費者願意升級至AI智慧型手機,那麼這對於電信基礎設施的壓力就會降低。(969字;圖1)


參考資料:
Operators to play a 'tricky game' with AI-capable smartphone sales – Canalys report. Light Reading, 2024/06/07.
AI smartphones must balance promise against hype and privacy concerns. The Register, 2024/05/31.


相關文章:
1
微軟、谷歌、Meta和其他大廠創建AI晶片標準組織UALink,期望對抗輝達
2. 蘋果、微軟和OpenAI的三角關係,以及即將發生的大事
3. 大型科技公司為了避免監管機構之反托拉斯調查,併購AI新創公司不再是選項
4. 從三星撤換領導階層,得知:進入AI時代,公司營運的興衰,以及主管的去留,全由AI競爭力決定
5. 谷歌認為AI將改變智慧型手機運作模式,這給他們反攻的機會
6. Meta在追求結合相機和AI的耳機,谷歌追求AI智慧眼鏡,穿戴式AI正火熱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