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自駕躍主流 智慧機械需才孔亟

瀏覽次數:115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許家豪、STPI科技政策研究組 發表於 2019年11月1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台灣車電產值預測 

 
汽車科技日新月異,汽車產業從原本的發動機燃油車、演進到電動車,爾後更隨著影像感知產品的廣泛使用,透過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已經成為顯學。

縱觀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 發展趨勢,最初以發出警示為主要目標,讓駕駛人可以進行駕駛行為的修正,其技術發展的重點在於感知器的辦識技術與感測融合。時至今日,則是直接介入車子本身控制,透過輔助駕駛員來減輕或避免碰撞造成的危害,可以說ADAS的發展,奠定日後發展無人車的基石,目前耳熟能詳搭載率較高的次系統則有前碰撞預警系統(FCW)、車輛穩定性電子式控制系統(ESC)、車道偏離系統(LDW)與胎壓監測系統(TPMS)等。也因為如此,汽車業已從傳統製造業的一環,轉型為科技業的一支;科技數位化的結果為全球帶來重要的改變,汽車業在電動化與無人化等趨勢下,不需駕駛人介入干預的自動駕駛發展必定是未來的主流。

天下雜誌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調查指出,2020年台灣汽車電子產值預估可超過2,700億元台幣;高盛研究團隊日前的報告中也談到,V2X(包括所有車用智慧服務)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20年也有可能超越7.9億美元,可預期的未來全球人口將會持續增加,不論是既有的都會人口密度,或是未來的城市數量都將是如此,因此從現在開始深耕都會運輸科技將能走在產業最前端,並可藉此從汽車零件與技術供應商等角色,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技術提供者。

而以人才需求來看,根據經濟部107 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報告中指出,「5+2」產業創新相關產業整體來看,其中的智慧機械產業與人工智慧應用服務產業等,是業者普遍認為人才不足的產業。由於政府推動「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帶動臺灣精密機械升級轉型為智慧機械,同時加速各產業朝自動化、智慧化方向發展,所以預估108-110年間智慧機械產業人才需求將逐年成長,平均每年新增需求約9,000人;而人工智慧應用服務產業由於網路品質提升與普及,以及大數據、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科技興起,加快產業朝數位化與智慧化發展,進一步帶動產業投入人工智慧的研究與開發,所以108-110年平均每年需求新增1,737 人。可以理解的是,全球車輛產業走向電動化、電子化、智慧化及輕量化,特別是發展汽車電子及電動車產業,關鍵技術研發人才需求將更形殷切。

面對人才缺口與斷層,如果是因產業新趨勢(如自動駕駛、車體輕量)所帶來的人才需求,或許可以推動在職培訓,勞動部協調提供業者培訓資源,朝智慧電動車相關電池、發動機等技術規畫;如果是因產學間的落差,可透過產學合作專班,教育部協調開辦跨領域系統整合培育課程,或在現有課程中增列相關新技術的培育。此外政府也可以強化競才與留才政策,除了營造友善工作環境並提升員工福利待遇水準,藉此提高優秀人才留在我國工作之意願,同時也降低在職人員流動率。智慧車技術可預期的將會是未來智慧城市的一環,無人駕駛也會是未來的主流,無論是在硬體技術的發展,或是軟體人才的培育上,有賴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合作,我國必能在這一波與國際競逐的角力中,能佔有一席之地。

(作者是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研究員)

(本文刊登於經濟日報2019/11/17)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