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精準醫療 讓癌症不再致命

瀏覽次數:487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王宣智、羅濟威、趨勢研析與前瞻規劃團隊 發表於 2017年3月1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癌症一直是個令人害怕的疾病,根據衛生署公布的2015年十大死因,癌症依舊排名第一順位,全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仍高達46,829人,平均每天128人死於癌症。雖然,醫療技術進步讓過去被視為絕症的惡性腫瘤已有治癒的可能性,但如何有效的治療癌症仍為目前科學與醫學仍待解決的課題。
 
目前的癌症治療可分為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與藥物治療等方式。手術與放射線治療是一種局部性治療的模式,針對已發現的癌細胞組織,透過手術切除致病組織、或放射線殺死特定區域的細胞組織,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而藥物治療則屬於全身治療的模式,透過抑制組織生長或以藥物殺死癌細胞的方法,讓病患維持或回復健康。癌症藥物治療效果差異取決於藥物的組成,因藥品的內含物屬性又可將癌症藥物區分為化學治療藥物、荷爾蒙治療藥物與標靶治療藥物等。化學治療藥物是採用具細胞毒性的化學物質,攻擊人體內快速分裂的細胞,透過毒殺癌細胞的方式防止其擴散;荷爾蒙治療採用阻斷荷爾蒙對癌細胞的刺激,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標靶治療則運用分子生物技術,阻斷腫瘤細胞生長與修復能力,使腫瘤的養分供應不足,進而達到抑制生長的目的。
 
標靶治療藥物的治療方法,在藥物研究時即選擇好癌細胞中之特定目標,透過藥物的方法,殺死或餓死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因此標靶治療又稱為導彈式治療。全球最早上市之癌症靶治療藥物是Rituxan(rituximab),由美國Genetech公司研發的單株抗體藥物,用於治療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於1997年獲得美國FDA的核准上市。
 
然而,癌症藥物對於相同病症的癌症病患卻有著不同的治療成效,有些病患可能成功的抑制腫瘤細胞,但也有些病患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臨床研究指出不同的基因表現,將影響著癌症藥物治療的效果,基於上述的結論Genetech公司於1998年針對致癌基因Her-2/neu呈陽性反應的病人,推出的乳癌標靶藥物賀癌平Herceptin,利用基因或腫瘤等訊息篩選用藥,預測腫瘤在治療後之反應後所提出的藥物解決方案,此種方式達到不錯的癌症治療效果。傳統治療癌症的過程,醫生缺乏對病人生理資訊與基因資訊,即使有了適合特性基因表徵的癌症標靶藥物,醫生也無法判斷出用於癌症病患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精準醫療的發展與基因定序技術的平價化,提供了癌症更好的治療方式。醫生可透過患者基因資訊,搭配既有的醫療診斷方式,找出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法、標靶藥品種類以及所需的劑量,以達到有效治療與低副作用之目的。隨著人類基因的逐漸解密、科學研究的投入,部分癌症與特定基因的關係已被解開,如p53基因與肺癌有關、ErbB2(Her2/Neu)基因則與乳癌有關,進而可針對不同的人類基因組成特性,研發有效且低人體傷害的藥物。
 
基因定序技術的進步、生物醫學分析技術與大數據分析工具的出現,創造了精準醫療發展的有利環境,而精準醫學相關技術也提供癌症治療的新契機。美國在2015年提出的精準醫學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中,即投入7,000萬美元於開發癌症新藥與檢測誘發癌症的基因技術,用以改善傳統癌症的治療方式,增加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要求特定處方藥物施用前,須對病患進行基因檢測,以確保藥物的治療效果。台灣健保署局也有相同的政策,在施用給付的癌症標靶藥物前,須對病人進行相關基因檢測,確保用藥之有效性。
隨著藥物與人類基因的關係一一進行解碼,新式的抗癌藥物的陸續出現,癌症不再是絕症,透過基因特徵與標靶藥物的選擇,癌症將得以被控制甚至根除。


(作者是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專案助理研究員)
(本文刊登於經濟日報2017/03/12)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