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經濟部通過「平面顯示前瞻材料與元件技術整合性計畫」,促成面板產業材料元件上中下游產研垂直及橫向技術整合

瀏覽次數:81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表於 2005年3月1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經濟部技術處昨日召開「業界科專計畫」指導委員會會議,會中審議通過四項業界科專計畫,總開發經費約4億8,300萬元,政府補助款約1億5,200萬元,四項計畫分別為 :

廠商
計畫名稱
效益
展茂光電、瑞儀光電、長興化工、中強光電、晶元光電、輔祥實業、台灣永光、永記造漆、奇菱科技、錸寶科技、晶宜科技等11家廠商聯合申請 平面顯示前瞻材料與元件技術整合性計畫
  • 成立「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
  • 本計畫預計引導投資達新台幣350億元,預估2007年之後產值為新台幣1,500億元。
申豐化學 全交聯有機奈米橡膠微粒開發計畫
  • 計畫完成後將於4年內建立奈米級橡膠材料生產工廠
  • 預期可增加約10億元的產值。
合邦電子 可攜式數位多媒體裝置開發計畫
  • 計畫完成後3年內為公司創造約43.2億元之營收。
東元電機 開發電視用奈米碳管場發射顯示器之關鍵技術計畫
  • 規劃投入電視用CNT-FED面板之開發
  • 預估將為國內整體產業帶來超過18億元產值
總開發經費 4億8,300萬元  
政府補助款 1億5,200萬元  
source : 經濟部技術處 2005/03/16

有鑑於面板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該產業相關投入經費已超過5,000億新台幣並積極朝TV面板開發,但我國非常缺乏TV級垂直與橫向整合之上游材料零組件技術開發,亟需要高亮度、高色彩飽和度、大面積及低成本化之材料技術。由展茂光電等11家公司聯合申請「平面顯示前瞻材料與元件技術整合性計畫」,並成立「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共同開發高亮度平面光源及高色彩飽和度的彩色濾光片及其相關材料解決視訊級面板所需材料技術。藉由各公司技術優勢與專長達成上、中、下游產研垂直及橫向技術整合,建立LCD TV級關鍵材料、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及元件產業技術之自主性,並結合異業共創智權。本技術開發可應用在LCD TV、Monitor、Notebook PC、Car TV、PDA、Mobile phone等產品;LED及 OLED更可延伸至照明應用,可大幅提升我國LCD及OLED材料及元件產業技術競爭力,有助於推動LCD TV及大面積全彩化OLED產業。該執行團隊表示,本計畫預計引導投資達新台幣350億元,預估2007年之後產值為新台幣1,500億元。

台灣橡膠業每年產值高達620億元,不過大多應用於低階的橡膠製品,隨著大陸磁吸效應及低工資影響,台灣的橡膠業投資環境日益嚴峻,亟需提昇橡膠製品研發技術。申豐公司申請「全交聯有機奈米橡膠微粒開發計畫」擬改用安全且經濟的化學交聯方式來取代危險疑慮大的γ-ray交聯方式,來開發全交聯的奈米橡膠微粒,以提昇國內橡膠製品之價值及應用層面。該公司表示計畫完成後將於4年內建立奈米級橡膠材料生產工廠,屆時預期可增加約10億元的產值。

合邦電子鑑於可攜式數位多媒體裝置以電池為主要電源,同時須提供多樣化之音訊、影像、視訊及遊戲等多媒體服務,如何有效支援多樣格式,同時有效管理並降低電源損耗目前為重要技術瓶頸。計畫採用具可編程重組之RISC架構,開發整合不同格式多媒體技術及輸出入介面之Media Engine SoC;同時完成相關電源管理IC及系統產品開發,提昇可攜式多媒體裝置之產品效能。本技術應用可涵蓋各類型可攜式多媒體產品,同時可為國內引進可編程重組RISC之設計能力。該公司表示計畫完成後,相關應用產品預計將可於3年內為公司創造約43.2億元之營收。

LCD面板取代CRT Monitor市場後,日本、韓國相關廠商紛紛投入大尺寸LCD之研發工作,致力於發展大尺寸電視以維持產業競爭力,而這是目前台灣業者在未來發展將面臨的技術瓶頸。根據東元電機評估,從技術或成本角度而言,場發射顯示器適合應用於大尺寸電視,而東元電機是國內家電品牌大廠,具備場發射顯示器相關技術,因此規劃投入電視用CNT-FED面板之開發,一方面能帶領國內業者突破大尺寸電視技術瓶頸,另一方面也能達到台灣產業升級的目標。計畫預計能開發出場發射顯示器電視面板關鍵技術,並於2008年將技術商品化,試行銷售相關產品,預估將為國內整體產業帶來超過18億元產值。(1506字)

新聞稿聯絡人:經濟部技術處王昱凱技正,電話:23212200轉136


新聞媒體窗口:經濟部技術處許苑娥研究員,電話:23212200轉147

(Source : 經濟部電子報 2005/03/16)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