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

瀏覽次數:111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9年7月2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秘書室
發佈日期:2009/07/29

本部為協助國內產業因應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開創台灣經貿發展的國際空間,遵照 馬總統本(98)年2月宣佈洽簽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指示,特於本年3月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影響評估,該院ECFA研究團隊經過近半年的努力,現已完成「ECFA之影響評估」的研究報告。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台灣有負面影響

該報告首先分析兩岸的經貿政策與體制、貿易與投資關係,以及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具體呈現台灣在東亞區域經濟整合面臨的困境。明(99)年開始,東協與中國大陸互免絕大部分商品的關稅,但我國產品進入中國大陸,仍須繳納5至15的關稅,不利於競爭,將使我國GDP下降0.176;中經院進一步模擬未來倘東協與中、日、韓完成自由貿易區,對我國GDP的負面影響將提高到-0.836。整體影響的百分比雖看似不大,卻對部分特定的出口產業(例如紡織、石化、機械、汽車零組件)產生較大的衝擊。

兩岸貿易自由化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

該報告依據各國評估自由貿易區通常採用的GTAP模型進行模擬,研究結果顯示,貿易自由化對於我國經濟發展具有正面效果,值得推動。以GTAP模擬,若我國暫不考慮解除目前對大陸農工產品的進口限制,而僅調降現已開放的農工產品之進口關稅至0,則經濟成長率將提高1.65;若維持農產品不進一步開放且現行開放進口的農產品也不降稅,僅完全解除工業產品的進口限制且關稅降至0,則經濟成長率將可提高1.72。至於ECFA對台灣的就業影響的短期模擬結果則顯示,台灣目前約1,010萬的總就業人數可望增加25.7~26.3萬人,有效降低總失業人口數。

由於台灣得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活動,因而提高台灣的區位優勢,成為跨國企業的進駐地點,促使外資企業將台灣作為其在東亞地區的生產、行銷、研發與營運的基地平台,更具有吸引外人直接投資來台的誘因。因此,倘ECFA同時納入服務業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將可促進國內投資的成長,有效帶動外資的流入,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經濟成長率。

就產業發展而言,兩岸經貿自由化與經濟合作關係之建立,可將兩岸過去因經貿限制而產生的「斷鏈」,再行串接起來,強化台灣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加強台灣在中高科技領域的轉軌突圍,蓄積中長期創新發展的動能,提供了台灣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ECFA宜採取多步到位並納入早期收穫

該報告指出,現階段的兩岸經貿關係尚未完全解除限制,若採取一步到位的FTA模式,對台灣產業的衝擊較大;若以堆積木之方式採特定議題逐一協商處理,將因其他WTO會員可要求適用「最惠國待遇原則」,無法由兩岸獨享雙邊自由化的優惠待遇。經審慎衡量台灣與中國大陸相對的經濟規模、國內產業發展與政經環境之後,該研究認為採取多步到位的ECFA是台灣目前推動兩岸經貿往來制度化的最佳選項。

ECFA就是兩岸先制訂經貿往來及經濟合作的架構性協議,僅規定未來雙方準備協商的目標、經濟合作以及各項後續談判的起迄時程。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其他國家,簽署以未來「貿易自由化」與「經濟合作」為目標的架構協定,可作為ECFA的借鏡。ECFA可納入早期收穫條款(Early Harvest),讓部分產業提早享受調降關稅等優惠待遇,避免台灣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遭受東協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區明年1月開始大多數貨品互免進口關稅的排擠效應。

簽訂ECFA之其他效益

本部評析認為,該報告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所做的模擬結果已充分印證台灣目前所處之國際經貿困境,因此,政府確有必要在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尚未完全成形前,即積極採取可行的因應措施,藉由洽簽ECFA的契機,使台灣取得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成為外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先合作夥伴及門戶、有助於產業供應鏈根留台灣、有助於中國大陸台商增加對台採購及產業競爭力、加速台灣發展成為產業運籌中心,茲分述如下:

(一)有關取得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方面
由於自台灣銷往中國大陸大部分工業產品之關稅降為零,台灣將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更早取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優勢,進而取代日、韓的地位。
以主要石化原料為例,2007年中國大陸進口總值約763億美元,台灣占15 %,韓國占20 %,日本占18 %;如將中國大陸的平均進口關稅6.17%降為零,將有助於我國取代日韓原有38%之市占率,約380億美元。續以機械產品為例,2007年中國大陸進口總值約1,177億美元,台灣占5.8%,韓國占9.2%,日本占21%,東協占14%;如將中國大陸的平均進口關稅7.85%降為零,將有助於我國取代東協及韓國原有23%之市占率,約270億美元,並有機會挑戰日本在中國大陸市場之地位。

(二)有關成為外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先合作夥伴及門戶方面
由於相同產品自台灣銷往中國大陸之關稅較自歐、美、日等國直接出口更優惠,同時因為台灣對智慧財產權保護較為周全,加上兩岸開放大三通,以及政府補助企業在台設立研發中心的優惠措施,將有助於歐、美、日企業選擇將台灣作為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門戶,優先與台商合作研發及生產,將區域研發、生產或營運總部設在台灣,讓台灣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創新中心」及「亞太經貿樞紐」的第一選擇。

(三)有助於產業供應鏈根留台灣方面
過去由於多數零組件出口至中國大陸必須課徵關稅,致使終端產品製造商要求零組件供應商必須?同至大陸投資。一旦中國大陸大部分工業產品關稅降為零後,將有助於整體供應鏈根留台灣,並藉由大三通採國際貿易方式供應客戶。例如中國大陸機車零組件關稅由約10%降為0後,各零組件衛星工廠將可改由台灣出貨,除可維持在台經濟生產規模及高品質外,更能繼續創造就業機會。

(四)有助於中國大陸台商增加對台採購及產業競爭力方面
在中國大陸台商以往為降低生產成本,部分機器設備及原物料改在當地採購。中國大陸進口關稅降為零後,自台灣進口相對成本降低,台商自可增加自台灣採購之數量,同時因品質較佳及成本降低,將有助於台商在中國大陸競爭力之提升。

(五)有關加速台灣發展成為產業運籌中心方面
由於大三通貨物及人員流通之便利性,配合雙邊貨品關稅降低及非關稅障礙消除等貿易自由化效果,將可重新塑造台灣成為兼具轉口、物流配銷、終端產品加工等全功能運籌中心之機會。同時搭配政府放寬台商赴大陸投資之限制、鼓勵台商回台上市等激勵措施,將可促成台灣成為台商運籌帷幄之「營運總部」。
本部推動兩岸洽簽ECFA迄今已近半年,獲得各界的廣泛支持,以及學術單位的研究印證。本部將一本初衷,按照計畫,積極推動洽簽ECFA,亟盼各界繼續給予支持與指教。


貿易局發言人:徐副局長純芳
辦公室電話:02-23977103 行動電話:0921427088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