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發佈日期:2006/03/09
扣件可將各種零件結合成一個單元或系統,使組件容易組裝或拆裝;組件透過扣件之鎖固功能,組成一完整之物件,發揮整件功效,並在裝配、維修、替換或重新組合時具有方便性,雖非尖端科技產品,但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幾乎涵蓋所有的產業,且其使用量及品質通常被視為國家工業發展程度的指標。
2005年我國扣件出口量占主要工業國20國之總出口量19,在20國中僅次於大陸排名第二,出口值占20國之總出口值15,在20國中也僅次於德國、大陸排名第三,但從出口平均單價來看,2005年我國扣件出口平均單價僅1.97美元/公斤,在20國中排名倒數第四,僅高於葡萄牙(1.95美元/公斤)韓國(1.34美元/公斤)及大陸(1.01美元/公斤),也代表我國扣件產品仍屬低品級。
以日本為例,2005年日本出口量雖僅占20國總出口量4,但出口值卻占20國總出口值11,出口平均單價達7.07美元/公斤,在20國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愛爾蘭、英國。雖然我國扣件產業已發展出全球產業少見的『上下游產業群聚』,周邊產業包括機械、模具、熱處理、電鍍等產業完善,但我國產品附加價值不高,與大陸產品市場區隔並不明顯,大陸近年來在台商及外商的投資下出口量、值均已顯著提升,大陸扣件產品正朝大規模生產方向發展,2005年大陸出口值已超越我國,在低附加價值市場上,由於我國在製造成本上無法與大陸競爭,低附加價值市場已成為大陸的擅場,因此升級與轉型是扣件產業生存唯一之路。
目前國內扣件業者轉型的方向包括包括汽車、航太及3C等產業用扣件:
一、 在汽車扣件方面,汽車扣件全球市場產值最高,國內部分中大型廠商包括三星及穎明等在過去3年內都已開始轉型生產,並有固定訂單,在車廠降低成本的要求下,本產業供應鍊已鬆動,國內接單機會將越來越多。 |
二、 在航太扣件方面,基於安全顧慮,航太扣件在材料、製程、品保檢測的要求比其他扣件要求更高,由於需具備特殊規格與品質驗證,且通路均為國際大廠,切入門檻雖高,但附加價值亦高,目前我國與美國已簽署雙邊適航安全協定(BASA),兩國可相互輸出航太內裝件產品,未來國內生產航太扣件廠商只要通過民航局認證,即可行銷美國,目前工研院正協助國內扣件大廠如春雨、安拓等,開發航太扣件產品,取得相關認證,政府也將協助運用購機工業合作,協助扣件廠商打入航太供應鍊。
三、 在3C精微軸扣件方面,3C精微軸扣件係指應用於電腦、通信裝置、碟機、開關、醫科器材、手持裝置(行動電話、數位相機、多媒體播放機)、微型馬達、連接器等產品,直徑小於φ2.0mm之(近似)軸對稱微型軸件、扣件、銷件,其為相關微型產品/裝置組裝(定位、結合)與傳動系統之關鍵零件,對以輕、薄、短、小為發展趨勢的3C關連產業影響至鉅,而國內本是3C的OEM的製造中心,極具發展潛力大,目前包括穎明及部份成形機製造廠商正積極投入研發。
扣件業轉型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除可發展多元化產品以分散風險,而高值化發展下必需取得認證,也等同是為自己生產的產品取得品質保證,並可藉此提升外包商的技術能力,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另外包括產學研及周邊產業共謀合作,善用購機工業合作,進入航太供應鍊及與外商合資或進行購併,取得新技術與新市場,均可為廠商高值化的轉型策略。國內扣件產業現正處在轉型的良機,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競爭,是推動產業不斷成長的動力,而歐美國家因降低成本的壓力,對亞洲不斷釋出高附加價值訂單,正是國內產業轉型的拉力,國內產業應摒棄以往生產低附加價值的「量產」心態,轉向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精產」型態邁進,以打入歐美大廠供應鍊,承接包括汽車、特殊規格、3C、航太等高附加價值產品商機。(1490字)
承辦單位:工業局金屬機電組
聯 絡 人:吳醒非
聯絡電話:02-27541255-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