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97年11月份兩岸貿易情勢分析

關鍵字:兩岸貿易
瀏覽次數:67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9年2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9/02/03

一、貿易額變動

97年1-11月份我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1,003.2億美元,較上(96)年同期成長8.3%,占我同期對外貿易總額21.3%,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0.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為70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5.1%,占我出口總額29.2%,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0.9個百分點;進口額為296.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6.6%,占我進口總額12.9%,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為410.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1.9%。

就單月而言,出口方面,因全球景氣急劇下滑,中國大陸亦無法獨善其身,在彼岸經濟受到實質衝擊下,我產品對中國大陸之出口已受到嚴峻挑戰。11月份我對中國大陸出口值再續降至41.6億美元,為近3年來之新低(排除96年2月之春節效應),較上年同期大幅衰退38.8%,為去(97)年連續第3個衰退之月份,占我出口總額之24.8%,由於該月份我對日本出口成長、對美國及新加坡等之出口衰退幅度相較中國大陸為輕,故我對彼岸之出口比重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6.3個百分點。

按該月份我對中國大陸主要出口項目均全數衰退,其中尤以光學產品及其零件、有機化學品、銅及其製品、雜項化學品、礦物燃料等之衰退幅度高達五成以上最為嚴重,另我最大出口項目-電機設備及其零件面臨此波電子業寒冬季節的到來,對大陸出口亦較上年同期衰退達31.9%。一般預期全球經濟不景氣尚未到達谷底,短期內我對中國大陸之出口表現亦不容樂觀,又在比較基期高之情況下,近期內我對中國大陸出口之衰退趨勢似已無法避免。

進口方面,因我對中國大陸及全球出口貿易仍持續衰退,在出口動能減少將削弱進口需求之因素下,11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值持續減少至22億美元,為近20個月來之新低,較上年同期衰退9.4%,因我自日本、美國及韓國等之進口衰退幅度相較中國大陸為大,故我自中國大陸進口占我自全球進口之比重已提高至14.4%,較上年同月增加0.6個百分點。我自中國大陸進口雖持續衰退,惟個別產品表現不同,其中光學產品及其零件、有機化學品、塑膠及其製品已連續3個月衰退且有逐漸加大趨勢,電機設備及其零件亦連續2個月負成長且幅度仍在持續擴大,致本月衰退幅度較上月為大;另雜項化學品、車輛及其零附件則分別成長63.1%及47.4%,屬本月表現較為強勢之進口項目。

在貿易順差方面,因我對中國大陸出口貿易衰退幅度遠較進口為大,11 月份我對彼岸貿易順差值已驟降至19.6億美元,排除春節長假效應後,為近5年來之新低,已較上年同期大幅衰退55.1%(詳見表1及圖1)。

二、貨品別結構

(一)出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7年1-11月份我輸往中國大陸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機械用具及其零件、有機化學產品、銅及其製品、鋼鐵、礦物燃料、人造纖維絲、雜項化學產品等,以上輸出貨品合計達616.9億美元,占我輸往中國大陸比重之87.3%(詳見表2、3及圖2)。

在全球金融海嘯席捲各國經濟成長下,我對中國大陸出口亦受波及,按去(97)年上半年我對中國大陸出口雖大幅成長21.7%,惟繼9月起連續3個月衰退後,去年1-11月成長增幅則驟降至5.1%,探究其因,旨係電子產業相關產品之需求受此波金融海嘯影響已大幅減緩,已無往常聖誕節期間之熱潮,因該等產品為我對中國大陸出口之主力產品,致影響我對彼岸出口之整體表現。

按1-11月份我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產品(HS85)輸往彼岸金額為253.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4.2%,由於上半年仍有6.1%之成長,顯示近月來該產品對中國大陸出口衰退趨勢愈形擴大,主要係受到其細項產品-積體電路(HS8542)自9月起衰退幅度逐月擴增,而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HS8531)下半年之衰退幅度亦高達五成以上所致。

另1-11月份我光學及其零附件產品(HS90)對中國大陸出口值為128.1億美元,雖較上年同期成長24.1%,惟自去年9月起由年初每月兩位數之高成長急速下滑、11月之衰退幅度更擴大至五成以上後,該產品已無法拉動我對彼岸之整體成長 表現。另依據本部統計處發布我外銷訂單數據顯示,該產品97年11月、12月之外銷接單金額均較上年同期減少五成以上,因中國大陸為我該產品之主要接單地區,故短期內該產品對彼岸之出口亦有極大之隱憂。
倘上述衰退趨勢不變,97年全年我對中國大陸之出口表現恐打破自91年多年來之成長格局。

(二)進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7年1-11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鋼鐵、礦物燃料、光學產品及零件、雜項化學產品、有機化學品、塑膠及其製品、車輛及其零組件、無機化學品等產品,以上貨品合計233.7億美元,占我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78.9%(詳見表4、5及圖3)。

自97年10月起我自中國大陸進口雖受到我對彼岸及全球出口不佳影響已連續2個月衰退,惟衰退幅度相對輕微,致1-11月我自大陸進口與上年同期相較仍有16.6%之增幅。我自大陸進口前10大產品中,除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之進口值較上年同期僅各成長7.9%及8.9%外,餘均呈兩位數成長,其中尤以礦物產品、雜項化學品、無機化學品表現較佳,均有五成長以上之增幅。
另在細項產品方面,除錄音(製)用之空白媒體(HS8523)衰退外,餘均成長,其中尤以電子工業用已摻雜之化學元素及化合物(HS3818)、原油(HS2709)及熱軋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HS7208)成長幅度最大。

三、中國大陸主要進口來源成長比較

(一)97年1-11月中國大陸進口仍呈兩位數成長達22.5%: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97年1-11月份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為1兆59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2.5%,前10大進口來源依序為日本、南韓、台灣、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巴西及泰國,進口值共達6,157.2億美元,占中國大陸進口總額之58.1%(詳見表6)。

(二)中國大陸11月進、出口值均已衰退,為近年來罕見現象,其中進口衰退幅度較出口為大:若以單月來看,出口方面,97年11月份中國大陸出口金額為1,149.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2.2%,為7年來首次之單月出口負成長,出口衰退幅度雖較進口之18%為小,惟已相對影響各國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之表現。進口方面,97年11月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為749億美元,已較上年同月衰退18%,打破中國大陸近年來每月進口均大幅成長趨勢,再次顯示此波全球金融海嘯中,中國大陸已無法獨善其身,除其實體經濟發展受到影響外,出、進口貿易亦受到波及。

(三)11月份中國大陸主要進口來源中,衰退幅度最大者為台灣,韓國次之:97年11月份中國大陸前10大進口來源中,除自澳大利亞及沙烏地阿拉伯之進口值較上年同期成長外,餘均衰退,其中又以自我進口之衰退幅度最大、韓國次之。

1.中國大陸自我進口部分:按97年11月份中國大陸自我進口值為5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大幅衰退42.3%(另較上月之80.7億美元,亦衰退30.1%),該月份中國大陸自我主要產品均呈現兩位數之衰退現像,其中光學產品、有機化學品、銅及其製品、礦務燃料等產品衰退幅度最大,介於55.5%~72.9%間,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產品之衰退幅度亦高達33.2%,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之7.5%,除已落後美國居中國大陸第4大進口來源外,該比重亦創下近十多年來之新低;

2.中國大陸自韓國進口部分:按97年11月份中國大陸自韓國進口值為70.5億美元,亦較上年同期衰退30.2%(另較上月之95.6億美元,亦衰退26.3%),主要產品進口金額雖亦呈兩位數衰退,惟與我相較則趨緩許多,其礦物燃料產品衰退46.6%居冠,另在光學產品、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則各衰退29.5%及28.5%,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之9.4%,雖較上年同期減少1.7個百分點,惟仍為彼岸之第2大進口來源。

(四)短期內我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之表現,仍不樂觀:97年11月份中國大陸進口值雖已較上年同月衰退18%,惟觀察其前10大進口產品中,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及其零件產品、塑膠及其製品等之衰退幅度最大,介於23.6%~29.6%間,因該等產品向為我對彼岸出口之強項產品,在中國大陸進口需求減弱之際,已直接衝擊該月份我產品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場之整體表現。倘國際金融危機持續發酵,我出口至中國大陸之主力產品亦將受到更嚴峻之挑戰,惟各國對彼岸之出口表現,亦將受到不同程度之衝擊。

貿易局發言人:蔣副局長士煌
辦公室電話:2351-0271轉106 行動電話:0921427077

附表: 兩岸分析新聞稿9711圖表.doc|
(內含: 我國對中國大陸貿易統計、我國對中國順逆插圖、我國對中國進出口貿易趨勢圖、我國對中國主要出口貨品、我國對中國主要進口貨品、中國主要進口來源成長比較、各國對中國出口比重趨勢、全球主要國家對中國進口成長表現)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