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工業局
發佈日期:2008/12/31
OECD鋼鐵委員會為全球最重要的鋼鐵產業政策互動與訊息交流平台,我國自2005年底正式成為該鋼鐵委員會觀察員後,主政單位工業局每年均會派員與會。OECD鋼鐵委員會經過多年的運作,已建立一個獨特的平台,主要從事任務包括:全球鋼鐵產能分析(希望避免產能的過剩)、政策對話(用以討論問題與凝聚共識)和最後做出政治承諾(以達成鋼鐵業永續發展的目標),並利用此一平台,凝聚了鋼鐵業的共識,例如:產能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鋼鐵補貼政策等,對鋼鐵產業的永續發展有重要的貢獻。
金融海嘯後首次的OECD鋼鐵委員會於12月15-1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並由OECD、國際鋼協與馬來西亞鋼協共同主辦煉鋼原料研討會。會中對未來鋼鐵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重要的指引。
OECD預估全球經濟將在逆風中前進,為1980年以來最嚴重的不景氣。會中指出目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負面因素為:極端惡化的財務壓力、房地產市場的萎縮。OECD認為金融風暴對鋼鐵業的影響相對較高,因為(1).鋼鐵應用產品多為耐久財、(2).高風險導致銀行嚴格限制放款行為,此將限制房地產與資本設備的投資、(3).鋼鐵密集度高的耐久財消費將顯著降低,尤其當失業率上升後,人民所得減少將更惡化此一衝擊。然而亦有一些正面因素持續推出,將有助於全球經濟脫離暴風中心,減緩金融海嘯對鋼鐵產業的衝擊,重要者包括:原油及金屬等商品價格暴跌有助於通膨的抑制與經濟的早日復甦,此外各國政府迅速而大量的政策作為(注資、對銀行擔保、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刺激政策等)。
全球鋼材表面消費與全球GDP成長有密切相關性。預估OECD國家的經濟衰退,將持續至2009年第2季,30個會員國中,將有21個會陷於衰退的痛苦當中,2009年末再轉為逐漸穩定正常的情況。由於2008年上半年全球鋼材消費暢旺使得基期偏高,造成2009年上半年與2008年上半年相比,衰退幅度將超過10以上;而2009年下半年需求可望轉為正成長,因此,OECD預測明年全球鋼材表面消費將衰退3~7、研究機構Parijat預測衰退3.8、UPE預測為衰退4.2。而近幾個月鋼鐵產業由極度繁榮到嚴重衰退的發展,主要是由經濟衰退/緊縮所導致的危機,並不是因為無效率產能和供給過剩所導致,鋼鐵市場以驚人的速度惡化,需求面在所有市場同步下滑,主要用鋼產業:房地產、汽車、造船,及主要市場:中國、歐盟、美國、其他亞洲等,無一倖免。 2008年9月全球粗鋼產量為2002年以來,經歷長達80個月的連續增產後的首次負成長,2008年10月衰退12.4,11月更減產19,減產幅度為1945年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在煉鋼原料方面,煉焦煤研究機構Parijat預估此次鋼鐵業的不景氣可能持續到2010年。Parijat認為,煉焦煤屬於稀有資源商品,有供給的限制,但2009年粗鋼的減產將導致煉鋼原料-煉焦煤的短期過剩,煉焦煤合約價格可能下滑50以上,回到125~150美元/噸。全球主要鐵礦石研究機構UNCTAD(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則認為,目前鐵礦石年度訂價系統已經面臨挑戰,這些挑戰包括:散裝運費的巨幅波動、買賣雙方對散裝運費成本的考量不再有共識、鋼鐵廠擔心供應商過於集中、現貨市場的重要性日漸提高、鋼廠持續向上游進行垂直整合、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等,造成每年簽一次價格合約的慣例是否必然一成不變遭到質疑。此外,目前鐵礦商的一些創新做法也讓舊有訂價系統顯得不合時宜,包括:澳洲2008年合約價格相對巴西有溢價、大型礦商到現貨市場賣貨、合約價格更動頻繁、Metal Bulletin推出鐵礦石價格指數等。UNCTAD預測2009年鐵礦將供過於求,價格勢必大跌,其結果可能是大型鐵礦場安然無恙,新礦場及中國小礦場可能出局,這是鋼廠所不樂見的。
本次OECD鋼鐵委員會議提醒未來應密切關注一些事件的發展,例如:鋼鐵業就業人數可能因此次風暴而下降,導致各國政府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政策出籠,以拯救其國內經濟,進而增加國際貿易的摩擦。目前對鋼鐵業較正面的訊息包括:中國、歐洲、美國等國刺激經濟的財政措施紛紛推出;鋼鐵產業前幾年獲利較好,財務結構明顯改善;產業整合的趨勢持續推動等,均有助於鋼鐵產業度過此波風暴。
承辦單位:工業局金屬機電組
聯 絡 人:沈維正
聯絡電話:02-27541255-2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