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美國反傾銷調查 揮向中國太陽能面板

瀏覽次數:136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11年10月2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針對中國太陽能面板產業,美國廠商祭出反傾銷手段。 2011 年 11 月 19 日由 SolarWorld 公司所組成的多家廠商出面,聯合兩位奧瑞岡州的參議員在華府召開會議,譴責中國太陽能產業在中國政府實施補貼政策之下,向美國進行低價傾銷行為,造成美國本土廠商虧損。因而提出備案,要求美國貿易部門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 進行反傾銷調查,並提出對中國太陽能廠商追加 100% 進口美國關稅。

提案主導者 Solarworld AG 是美國太陽能面板公司,位於奧瑞岡州,本身是德國為基礎的公司。美國地區太陽能產業企業超過 5000 家,從業人員至少有 10 萬人,在近 3 年來,卻因需求不振致企業陸續關門,例如 Solyndra 及另外 2 家 太陽能廠正在申請破產保護, SolarWorld 也關掉位於奧瑞岡州的廠房。

「 中國補貼政策 」 反而成為反傾銷的把柄。事實上,早在 2009 年 9 月 Solarworld 已經聯合多家組件廠商,遊說德國政府和歐盟對中國產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調查。 SolarWorld 表示,中國財政部的「併網光伏發電專案原則上按工程總投資的 50 %給予補助」,是一種直接補貼。但是,中國業者解釋, 中國對太陽能產業的財政補貼主要為設備補貼,也就是購買或安裝太陽能設備是用於建設太陽能電站的設備補貼,並不是製造太陽能設備的補貼。

美國太陽能製造商聯盟指出, 2010 年和 2011 年上半年,中國太陽能產品在美國銷售價格短短一年下殺 40% ,嚴重衝擊美國公司銷售,並損害美國太陽能產業利益。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指出,美國調查中國太陽能產業反傾銷行為,推估可能波及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企業約 75 家,包括尚德、英利、晶科、天合、韓華、晶澳、賽維等企業,甚至如:尚品、天威、東營光伏等小公司全部都上榜。

中國廠商受惠於政府補助政策,據統計指出中國太陽能在美國銷量激增,以 2010 年為例,比前一年成長 157% ,今年 (2011)1~7 月對美出口量已相當於去年全年出口量, 1~8 月出口更超過 4460 萬片元件。但是,全球在過度投資造成供過於求,今年 (2011) 下半年開始 出現 報價崩盤徵兆, 第 3 季報價更是狂跌 。

據資料分析,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太陽能生產設備不少, 2010 年美國出口至大陸的多晶矽有 25 億美元,美國從大陸進口的產品值卻只有 14 億美元。目前全球太陽能價格重挫,是受到全球太陽能需求減緩影響,並非大陸殺價傾銷所致,全怪罪中國似乎不太公平。由此看來,中美貿易大戰,從匯率延燒到新興綠能的反傾銷議題。 (900 字;表 2)

圖一、 6 月底多矽晶價格變化

pclass_11_A244_a.gif

圖二、 9 月底多矽晶價格變化
pclass_11_A244_b.gif
 
 
訴訟大事紀

2012

03-21美國商務部初判:中國太陽能電池和面板課徵不到5%「反補貼關稅」

原告: 反傾銷調查

2012年3月21日美國商務部初步判定「反補貼關稅」, 對自中國大陸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和面板課徵不到5%的懲罰性關稅。至於,「反傾銷關稅」初步裁決,商務部也將於5月16日宣布,而該案最終裁決可能於2012年底出爐。

對於中國廠商之反補貼稅率的懲罰性關稅,美國商務部初步判定,大陸無錫尚德為2.9%,天合光能為4.73%,其他太陽能面板製造商及出口商3.59%,遠低於先前市場預期的20%到30%反補貼稅率。 懲罰性關稅不到5%,反而讓中國企業站穩市場。

一般而言,反傾銷稅率會高於反補貼,但最終還要等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2012年底之前完成相關調查。

最近,歐盟有可能也將進行大陸太陽能反傾銷調查,因為德國太陽能專案開發商Solarhybrid AG也傳出破產消息,德國太陽能經濟聯合會也要在3月底向歐盟對板提出反傾銷申訴。


05-21美國商務部初判:中國太陽能產業課徵31%至250%「反傾銷稅」

原告: 反傾銷調查

2012年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初判裁定中國太陽能產業反傾銷調查結果,決定課以"臨時性"反傾銷稅率31.14%至249.96%不等之制裁,終裁決可能於2012年10月宣判。

美國商務部3月21日先對大陸矽晶太陽能電池及零組件做出「象徵性」開罰,僅課徵2.9%至4.73%的反補貼懲罰性關稅;不料5月17日裁定對中國61家較大企業(包括尚德、天合以及英利),其電池產品將面臨約31%的進口關稅,而大陸其他太陽能電池廠,更面臨最高250%的懲罰性關稅,並將徵稅措施向前追溯90天,是迄今為止對陸企徵收懲罰性關稅最高的一次。

依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統計,201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太陽能產業出現嚴重的庫存積壓,已投產的43家多家企業僅剩8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其餘企業已經停產,停產率已高達80%。

目前,美國提出的制裁僅限於太陽能電池,而非太陽能電池零組件,這使大陸電池板製造商能夠利用其他產地的電池,避開關稅問題向美國市場供貨。據傳聞,中國尚德電力、天合光能和英利綠色能源都將採用來自台灣、韓國和其他地方的零件。

美國「雙反」調查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造成歐洲國家對從大陸進口的太陽能零組件進行類似調查,大陸太陽能企業價格競爭力將盡失,恐怕會對大陸太陽能產業造成致命一擊。

德國最大太陽能零組件製造商Solarworld表示,計畫今年(2012)內在歐洲向大陸太陽能廠提出反傾銷訴訟。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