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德州儀器 OMAP 處理器藉 Google 手機再起

瀏覽次數:111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Philip C.F. Wen 發表於 2011年10月2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11 年 10 月 19 號, Google 與三星共同推出 Google 手機 Nexus Prime ,其搭配的處理器並非大家原本猜想三星 S5 家族、高通 Snapdragon 系列處理器或是 nVidia 的 Tegra 家族處理器,而是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 TI) 的 OMAP 4 系列處理器。


自從智慧型手機崛起後,行動裝置也跟著嶄露頭角,而這些裝置的核心,便是其核心處理器 (CPU) ,不同於 x86 架構下所使用的 CISC 處理器,行動裝置所需要的處理器因為講求低耗電以及功能性的特點,故都為 RISC 處理器的天下,其中又以 ARM 所規範的處理器架構最為眾多廠商使用。

早期在 iPhone 以及 Android 還未出現前,生產 ARM 處理器的主要廠商有英特爾以及三星,另外還有一些生產非手持裝置的應用處理器廠商。英特爾將其 ARM 處理器部門賣給了 Marvell 後, ARM 處理器卻因為 iPhone 以及 Android 手機而崛起。目前主要的 ARM 處理器生產廠商有高通 (Qualcomm) 、 nVidia 、三星以及德州儀器,另外還有蘋果之後所使用自己設計的 A 系列處理器。

高通由於較早切入手機基頻晶片,並藉著其通訊的能力,很早就在智慧型手機的處理器中展現頭角,成為許多智慧型手機的第一選擇,更是宏達電大多數智慧型手機的唯一採用處理器,目前高通主要的產品為 Snapdragon 系列處理器。然而,在 nVidia 切入行動智慧裝置後,高通的風采似乎有被搶走了一點。 nVidia 推出了業界第一款 ARM 雙核心處理器,其 Tegra 處理器更成為大多數平板電腦所採用的處理器,原因來自於其優異的運算效能,和 nVidia 多年在顯示技術上的投入,對於影像以及運算需求強大的平板電腦來說正好切入。另外三星在 ARM 處理器多年的投入也累積了一定的實力,連蘋果的 iPhone 在早期的時候也採用了三星的 S5PC 家族的處理器,目前三星主力手機 Galaxy S 系列也是採用自家的處理器。

德州儀器切入通訊晶片以及 ARM 處理器的時間其實也很早,其實力一直都不容小覷。但在這波智慧型行動裝置大戰中,一直很難發現其蹤影,尤其是手機邁入 1Ghz 運算速度以上後,幾乎都是高通和 nVidia 的天下。然而這次在 Google Nexus Prime 中卻發現其蹤影,難得的是採用的手機是三星的。德儀 OMAP 4 家族的 CPU 目前有三顆 OMAP4430 、 OMAP4460 以及 OMAP4470 ,皆為 ARMv7 指令集雙核心,速度從 1.2Ghz 到 1.8Ghz 。過去採用處理器較有名的產品有 LG 的 Optimus 3D 以及 Motorola Droid 3 。 OMAP4460 採用了 PowerVR SGX540 顯示處理器,這也是 LG Optimus 3D 以及 Galaxy S 所採用的顯示解決方案。

原本 ARM 處理器的兩強 +1 ( 蘋果 A 系列處理器 ) ,也許會因為這一仗德儀復活後,變成三強 +1 ,不過可以確定的,其中最大的受惠者,應該是台灣的台積電,因為四強甚至是蘋果的 A 系列處理器,都會由台積電代工。

表一、目前各公司雙核心處理器量產狀況
公司 產品 時脈 現況
高通 Snapdragon 1.2Ghz 以上 2010 年 Q3 已量產
三星 Orion 1.0Ghz 以上 2011 年 Q1 量產
ST-Ericsson U8500 1.2Ghz 2011 年已供貨
nVidia Tegra 家族 1.0Ghz 以上 已量產
博通 BCM2157 家族 1.0Ghz 以上 預計 2011 年下半年量產

SOURCE : STPI

 

表二、 2011~2012 各家主要 ARM 處理器產品

eeic_11_028.gif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