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評比我國競爭力分數提升,名次維持不變
世界經濟論壇(WEF)於今(7)日下午4時發布2011年「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競爭力分數又見提升,增至5.26分,為2007年以來最佳分數,名次維持不變,這個成績是繼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今年5月18日評比我國世界競爭力排名進步2名,升至全球第6後,再創佳績。經建會先就WEF發布之資料分析如下:
一、我國競爭力分數連續2年進步,創5年來最高分數,排名居全球第13 ─在142個受評國家中,今(2011)年我國競爭力得分5.26,較2010年5.21分進步0.05分,且為5年來最佳分數,排名仍維持在全球第13名 (見表1及表2)。今年WEF將受評國家數由去年的139個增至142個,而我國排名仍能保持在全球前百分之十之內,顯示我國競爭力在全球經濟復甦趨緩下仍然堅實。
二、我國連續三年排名大幅超越競爭對手韓國,且超越幅度逐年擴大 ─我國與競爭對手韓國比較(見表3),韓國曾於2008年名列第13超越我國當年的第17名,惟其後三年(2009至2011年)我國皆保持領先,且領先差距擴大;2009年領先7名(我國第12,韓國第19),2010年領先9名(我國第13,韓國第22),今年我國更大幅領先韓國11名(我國第13,韓國第24)。
三、我國多個細項指標名列前茅(見表4) ─2011年我國有8項指標在142個國家中名列第1 (包括:專利權數、產業群聚、當地市場競爭度、電話線數、瘧疾發生率等);有10項指標名列全球3名之內(例如:股票市場籌資容易度第2名、薪資與生產力關聯性第3名);有16項名列全球5名之內(例如:政府決策透明度、數學與科學教育品質、科學家及工程師充足度、國內供應商數量等)。
─觀察近5年之變化,我國不論是第1名或3名內或5名內的項數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例如:2006年我國第1名的項數僅1個,但至2011年我國已達8個;2006年我國5名內之項數為5個,至2011年已達到16個,顯見我國競爭力是在逐年提升之中。
四、IMD與WEF一致肯定的我國優勢項目 雖然IMD與WEF所選用的競爭力評比項目差異很大,但是我國在許多優勢項目上,該二機構均給予我國很高的評價,例如:電話線密度與總線數(IMD和WEF都評比我國全球第1名),專利權申請數及取得數(IMD評我第5、WEF評我第1),高等教育就學率(IMD評我第3、WEF評我第5),學校重視科學教育與數學和科學教育品質(IMD評我第3、WEF評我第5),股票市場資金充足度與籌資容易度(IMD評我第2、WEF評我第2),資金成本支持企業發展與金融服務業收費低廉(IMD評我第4、WEF評我第1),企業取得創投資金的容易度(IMD評我第4、WEF評我第15)等。由此顯示,我國優勢項目是受到國際普遍的肯定。
五 、我國仍待努力的項目 ─在12個中項指標中,我國的「勞動市場效率」(第33名,進步1名)、「體制」(第31名,進步4名)、「總體經濟環境(第22名,退步2名)」等項目排名較為落後或是退步,是影響我國競爭力表現的關鍵,仍須繼續努力改進。 ─由細項觀察,拖累我國競爭力排名未能提升的主要項目是「就業僵固性」、「解僱成本」、「投資者保護」、「司法獨立性」、「政府財政赤字」、「政府債務」等,這些項目不僅排名落後且退步,值得檢討、改善。 ─由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2010年已重新檢討其「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中有關「聘僱員工」指標,以確保符合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公約規範。世界銀行並公開表明,一國的勞動法規應該在聘僱員工的彈性與勞工保護中求取平衡點,使勞工及企業雙方都獲益,並進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過於偏向資方的規定,將被視為「過度彈性」,將不再給予最高分數。未來政府在檢討「就業僵固性」等相關指標時,擬將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新論點納入參考。 ─本會「國際評比改善專案小組」將盡速針對WEF評比我國的弱勢項目召開跨部會會議,正視問題癥結,加以改進。
表1 世界經濟論壇(WEF) 2011年「全球競爭力」排名

註:1. 2011年受評國家數目為142個 (2010年為139個,2009年為133個,2008年為134個)。 2. 2011年受評國家數較上年增家3國(增加葉門、海地、貝里斯及蘇利南等4國,刪除利比亞)。 資料來源:www.weforum.org
表2 世界經濟論壇(WEF) 2011年我國「全球競爭力」各項排名

註:1. ( )內為評比分數。 2.WEF自2006年開始正式以「全球競爭力指標」取代過去的「成長競爭力指標」,該二指 評比內涵有所不同,難以進行比較。 3. 2011年受評國家數目為142個 (2006年至2010年分別為125、131、134、133、139個)。 4. 2010年以後,WEF 將中項「金融市場成熟度」改為「金融市場發展」,「總體經濟 的穩定」改為「總體經濟環境」,該二項下之細項略有變動。 資料來源:www.weforum.org
表3 世界經濟論壇(WEF) 2011年韓國「全球競爭力」各項排名

註:1. ( )內為評比分數。 2.WEF自2006年開始正式以「全球競爭力指標」取代過去的「成長競爭力指標」,該二指 評比內涵有所不同,難以進行比較。 3. 2011年受評國家數目為142個 (2006年至2010年分別為125、131、134、133、139個)。 4. 2010年以後,WEF 將中項「金融市場成熟度」改為「金融市場發展」,「總體經濟 的穩定」改為「總體經濟環境」,該二項下之細項略有變動。 資料來源:www.weforum.org
表4 歷年我國WEF競爭力細項指標名列前茅個數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統計。
撰稿人:經濟研究處 謝中琮 TEL:231658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