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廠商有必要持續生產電視機嗎?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1年8月22日
|
索尼於近期公佈的一份財報指出,索尼已經連續八季在電視機部門出現虧損的情況。其實,索尼並非是日本唯一受困於電視機產業的廠商。包含東芝、夏普、日立也都面臨相同的困境。到底日本廠商還要不要持續在電視機市場中奮戰呢? |
|
|
索尼於40年前推出劃時代Trinitron彩色映像管技術之電視機之後,變在全球造成轟動,之後三菱與東芝也推出不錯技術的映像管技術,使得日本在當時一直是電視機的代表國。
可是時光進入液晶面板時代,雖然日本是液晶面板研發的先鋒,但是韓國以及台灣廠商在獲得液晶面板技術之後,將量產技術發揮到極致。接著韓國兩大集團三星與樂金,更拼命進展至品牌廠商,讓索尼與夏普在液晶電視市場節節敗退。
1990 年代映像管電視科技方興未艾,當時日本公司曾經獨占半數以上的市場,可是進入以液晶面板為核心的電視機市場之後,日本公司不僅在液晶面板的市場佔有率跌破10%,甚至在電視機品牌大戰之中,也落居三星之後。
那問題來了,日本企業是否該放棄電視機製造的行業呢?根據前一些日子,日立高層表示,他們計畫將所有電視機生產外包給代工廠商。目前不願意公開表態與日立想法相近的其他日本公司也正考慮類似的大幅轉變政策。
DisplaySearch指出,日本企業面對薄型平面電視的抉擇愈來愈艱難。因為液晶電視機銷售量似乎已經開始放緩,尤其主攻大尺寸高價日本電視機廠商,更因為市場逐漸飽和而無利可圖,甚至屬於第二與第三台的液晶電視,因為毛利微薄而讓其毛利跟著下降。
就連日本市場也面臨競爭日益激烈情況。根據統計,2011年與2010年5月比較,日本32 吋液晶電視平均售價從62000日元下降至47000日元,跌幅高達24%。
除了從映像管電視轉至一經電視之競爭條件不同之外,日幣一直不斷的升值也給日本企業帶來經營上的困境。近期日幣都在1比80美元附近打轉,這對日本企業來說,真得很痛苦!
要讓一間歷史悠久的企業放棄電視機業務,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不僅旗下員工多數仰賴其生存,甚至如何轉型也是一大學問。其實從近期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硬體技術能量不再是公司長期競爭的優勢,反之在數位時代,日本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強化軟體才是重點。或許他們還沒有想通!(868字)
表一、日本與美國液晶電視都在跌價
研究機構 |
成熟國家之液晶電視呈現大幅跌下情況 |
IHS iSuppli |
美國市場,2011年7月高階液晶電視平均零售價格跌至1,002.58美元,比起去年同期的1,317.89還跌24%。 |
BCN |
日本市場,2011年5月32吋液晶電視平均零售價格跌至47000日元,比起去年同期的62000日元,跌幅達24%。 |
Source :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1年8月 | | | |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