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面板產量於2011年超越日本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1年6月20日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報告指出,隨著日本液晶面板廠商逐漸退守至中小尺寸液晶或主動矩陣OLED面板,2011年第二季中國大陸有機會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產量上超過日本。 |
|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2011年第一季中國大陸生產大尺寸液晶面板平均月產量為330萬片,主要是應用在迷你筆電、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監視器與電視機等。日本於2011年第一季的月產量約320萬片,所以兩者產量於第一季時相差不大。
但是進入第二季之後,中國大陸液晶面板平均月產量提高到410萬片,而日本則減少到230萬片。DisplaySearch預估從2011年第三季到2012年第一季,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量仍將持續超過日本,因此可以確立中國大陸液晶面板於2011年將超越日本。
韓國的三星與樂金顯示器兩家公司的加總,一直是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最
大量產國,其產量幾乎接近全球的一半。第二名則是由友達與奇美領軍的台灣液晶面板產業,約佔全球總產量的38%。現今隨著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量逐漸提升,
這也顯示中國大陸在未來全球液晶面板產業的影響力將會持續擴大。
觀察液晶面板產業除了觀察產量之外,液晶面板之面積代表著其主要生產的
尺寸。目前來看,由於日本擁有6代、8代與10代線,因此在這一段期間之內,日本在液晶面板之面積上仍強於中國大陸。然而,從2011年起,隨著京東方
(BOE)、華星光電(China
Star)、中電熊貓(CEC-Panda)等中國大陸液晶面板廠商將投入6代與8代線,並持續於2012年擴充生產線之下,將使得中國大陸在供需平衡、
面板價格、面板藍圖、價值鏈關係上的影響力愈來愈深。
至於日本,由於生產成本問題,未來日本液晶面板廠商為了維持液晶面板業務正在尋求新的替代方案,例如液晶面板產能外包、技術授權、轉移至生產中小尺寸面板,以及企業合資、甚至合併等可能性。
中國大陸在發展液晶面板上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包含液晶面板技術的獲得,持續研發能量,以及在新顯示器技術的開發上,還需要一段時日才能追趕日本、韓國與台灣。這也將成為中國大陸廠商未來要站穩液晶面板產業所面對的最大挑戰。(803字)
表一、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產量比例
|
Q1’11 |
Q2’11 |
Q3’11 |
Q4’11 |
Q1’12 |
China |
6.0% |
6.4% |
6.9% |
6.7% |
7.4% |
Japan |
5.8% |
3.5% |
5.4% |
5.6% |
5.8% |
Singapore |
0.1% |
0.1% |
0.1% |
0.1% |
0.1% |
Korea |
49.7% |
51.4% |
49.6% |
49.9% |
48.6% |
Taiwan |
38.4% |
38.6% |
38.0% |
37.8% |
38.1% |
Source :DisplaySearch,2011年6月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