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東芝與索尼合併中小尺寸事業部聯手攻OLED

瀏覽次數:84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1年6月1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用之主動矩陣OLED面板快速成長下,讓日本企業開始構思新的因應策略。根據消息指出,東芝(Toshiba)與索尼(Sony)計畫將各自的中小型液晶顯示器面板業務合併,努力開發OLED面板,並將合併後之新公司80%的股份,出售給日本政府支援成立的產業革新機構 (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INCJ)。


參與整合的是東芝位於日本埼玉縣的全資子公司—東芝行動顯示器(Toshiba Mobile Display),以及索尼位於愛知縣的全資子公司—索尼行動顯示器(Sony Mobile Display)。一旦合併,日本產業革新機構預計投資1千億日幣,以獲得約70~80%股權,而東芝與索尼公司就可獲得額外資金。

有分析師指出,這項由日本政府介入的整合,的確是很聰明的整合。因為東芝與索尼整合之後,研發能量可以加倍,此外,在政府幫助下,兩家公司亦可享受合作所帶來的成果,而從政府得到的資金就可以投注在其他更為核心的事業體之上,真可說是一舉兩得。

基本上,索尼與東芝合併後的新公司計劃在索尼行動顯示器公司位於愛知縣的東浦事業所內增設新生產線,以引進尖端技術,並同時開發主動矩陣OLED面板之量產技術。

根據先前DisplaySearch統計,2010年,三星行動顯示器公司之中小尺寸面板拿下15.9%的營收市場佔有率。第二名則是夏普,市場佔有率達13.6%,第三名則是奇美電,市場佔有率為10.8%。一旦索尼與東芝兩家之中小尺寸公司整合在一起,市場佔有率可達15%以上,則就有機會與三星行動顯示器公司競爭龍頭的寶座。甚至未來在主動矩陣OLED面板上也才有更大競爭力。

近日,三星行動顯示器公司宣布在韓國投資21億美元建設的5.5代OLED面板生產線,預計可以提前兩個月進入量產。這對於日本廠商在發展OLED量產技術上產生的壓迫感。

此外,DisplaySearch認為行動裝置市場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都是以觸控為主。由於台灣與南韓廠商相繼逐步走向中小尺寸面板與觸控面板的整合,這使得日本廠商備感壓力。因此,其認為這兩家公司的合併不單單只是著眼於中小尺吋面板的產能,以及主動矩陣OLED面板量產技術的開發,未來積極整合面板與觸控亦是重要的關鍵。(816字)

圖一、2010年中小型主動矩陣薄型平面顯示器營收市場佔有率

eedisplay_11_026.gif

Source : DisplaySearch,2011年5月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