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三星於半導體營收上緊追英特爾

瀏覽次數:85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1年4月2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近期研究機構Gartner與iSuppli紛紛公佈半導體廠商於2010年營收排行。這兩項結果都顯示,雖然英特爾於2010年半導體營收超過400億美元,但是韓國三星電子卻因為高速度的成長率,讓其與英特爾在半導體上營收差距逐漸縮小。


研究機構Gartner於4月18日公佈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達2,994億美元,比起2009年2,287億美元,約增加707億美元,年成長率達到30.9%。這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半導體產業營收成長幅度最大的一年。而根據IHS iSuppli統計,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達3,041億美元,比起2009年的2,302億美元,年成長率更達32.1%。

Gartner認為2010年的半導體產業之所以成長,主要原因在於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抑制了相關需求,進入2010年之後,這一需求動能快速釋出出來。另一方面,半導體廠商從2010年開始回補經濟衰退消耗的庫存。所以在2009年下半年開始半導體產業就有跡象要逐步回升。此一跡象一直延續到2010年上半年,突然需求開始瘋狂的展現出來,此外也由於備料期拉長,讓晶片價格開始往上漲,因而形成了2010年的超高營收。

如果以IHS iSuppli的統計來看,2010年半導體產業是首度突破3千億美元的營收,這是一個非常具代表性的里程碑。

從個別廠商的發展來看,Gartner指出英特爾已經是連續第十九年蟬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龍頭寶座,即使於2010年因為標準型記憶體的營收不斷增加,而拉低了其市場佔有率,但是英特爾仍舊在半導體佔有重要地位。

不過,根據IHS iSuppli指出,2001年英特爾的營收佔全部半導體營收市場佔有率達14.9%,可是2010年已經下降至13.3%。可見得,以PC市場為主的處理器產業,已經漸漸失去了以往主導市場的地位。未來隨著ARM架構的處理器抬頭,以及智慧型手機、平板機的市場不斷擴大,未來英特爾還有很多挑戰在前方。

至於第二名的三星電子於2010年完全受益於DRAM和NAND型快閃記憶體市場成長而獲利。根據統計,記憶體就佔三星電子2010年80%的營收比例。未來一旦DRAM或NAND型快閃記憶體價格快速滑落其地位就會受到衝擊。

東芝會從2008年第四名逐漸爬至半導體第三名的關鍵就在於其在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營收表現。至於原本位居第三名的德州儀器,近年來逐漸落於第四名,不過其於近期買下國家半導體之後,未來表現將受到注目。(854字)


表一、全球前二十五大半導體廠商營收排名

eeic_11_017.gif

Source : iSuppli,2011年4月


表二、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營收排名
單位:百萬美元

2010 Rank  2009 Rank Vendor 2009 Revenue   2010 Revenue   2010 Growth (%)   
1 1 Intel 33,429 41,988 25.6
2 2 Samsung Electronics    17,749 28,097 58.3
3 3 Toshiba 9,604 12,360 28.7
4 4 Texas Instruments 9,142 11,878 29.9
5 5 STMicroelectronics 8,460 10,346 22.3
6 11 Renesas Electronics 4,542 10,204 124.7
7 7 Hynix Semiconductor 6,035 9,884 63.8
8 13 Micron Technology 4,170 8,224 97.2
9 6 Qualcomm 6,409 7,204 12.4
10 12 Broadcom 4,317 6,604 53.0
    Others 124,815 152,574 22.2
    Total Market 228,672 299,363 30.9

Source : Gartner,2011年4月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