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我國11月份海外生產比重創新高,但高附加價值部分仍以台灣為基地

瀏覽次數:115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經濟部工業局 發佈於 2010年12月2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 經濟部 工業局
發布日期: 2010-12-21

經濟部12月20號公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高達357.4億美元,創下歷年單 月次高紀錄,年增率達到14.34%;但我國11月的「海外生產比」亦同時創下史上新高,達到50.95%。經濟部表示,「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比」自今年 三月首次突破五成之後,就呈現出「緩步向上」的趨勢,而我國11月份「海外生產比」之所以再創下史上新高,其主要原因說明如下:

1.我國11月的外銷訂單成長,多數是以資通信與電子產品為大宗,分別為92.4億美元與85.5億美元,分 別成長7.67%與12.57%;而這些產業原本的「海外生產比重」就偏高,像資通訊產品有83.32%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精密儀器占56.12 %、電機產品占60.10%、電子產品占50.92%。由於11月整體外銷訂單中,是以這些產業成長金額較大,因此整體海外生產比重增加。

2.由於今年景氣復甦,帶動台灣本地與海外生產基地製造業產值的同步成長,今年累計1-8月為止,國內製造業 產值為285,332百萬美元,較去年已成長46.5%,其中四大分類中的資訊電子成長幅度最大,達到56.58%。雖然國內製造業產值的總量無法與海外 生產基地相比,但留在國內本地生產的業別,卻能創較高的附加價值(如台積電第三季毛利率達到50%、旺宏第三季毛利率58%),遠較海外生產基地不到5% 的利潤率高出許多。因此目前海外生產比重雖高,尚不必過於憂心。

3.最近台幣匯率升值幅度已相對鄰近之日、韓國家較高,因此前一陣子日圓升值,導致轉單來台生產的效應已經減 弱,台灣生產比重自然降低;而且近期內人民幣的匯率變化幅度相對不大,廠商在利潤的考量下,自然傾向由台灣接單,再從大陸生產出口以增加獲利,故未來匯率 變化也是影響我國製造業在地生產出口與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4.鑒於廠商在布局海外的同時,也投資台灣更多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活動,國內與海外生產基地形成良性互動與互補效果,因此「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應具創造高附加價值就業效果,而不是取代國內就業。

承辦單位:工業局產業政策組
聯絡人:呂家蓁(技正)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615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