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奈米Sandy Bridge於2010年第四季面市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0年9月27日
|
英特爾在英特爾開發者論壇首日宣布,2011年初問世的新款筆記型電腦與個人電腦都將內建代號「Sandy Bridge」的第二代Intel Core處理器。Sandy Bridge處理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整合微處理器、繪圖處理器與其他特色於一身。是不是會如英特爾聲稱將對個人電腦帶來革命性衝擊,於2011年就會知道。 |
|
Sandy Bridge是採用32奈米製程的新微架構,即是第二代Core處理器系列微架構,也是英特爾採用先進32奈米製程技術的第一個「Visibly Smart」新微架構。處理器內含第二代High-K金屬閘極電晶體。
圖一 英特爾之Sandy Bridge

Source :Intel,2010年9月
基本上,Visibly Smart架構可以協助內建處理器繪圖引擎將快取記憶體及其他資源與處理器的核心分享,以提高元件的運算與繪圖效能,另一方面又能夠維持電力效率。這也是為什麼英特爾認為第二代Core晶片將可改變產業風貌的原因。
英特爾認為Sandy Bridge會有三大影響,第一是32奈米製程技術。由於32奈米製程能允許更多的電晶體數量,使得其能夠整合更多功能在裡面。第二是其能夠降低耗電量。新架構讓其除了可以關閉處理核心省電之外,亦可關閉沒有使用的繪圖核心進行省電。如果再搭配電池效能愈來愈好,則未來筆記型電腦的續航力將更為突出。第三則是可使用快取記憶體,讓其在媒體上的效能大大提升,而達到極大化。
英特爾還表示,Visibly Smart的特點,是其具有許多強化的視覺功能,尤其是針對目前大多數使用者經常使用的媒體運算。其中包括高畫質影片、3D立體、主流軟體遊戲、多工處理、以及線上社交與多媒體等領域。
英特爾長年來一直希望能夠以推出整合繪圖晶片,來改變其在市場上落後於NVIDIA與超微的獨立顯示卡市場。由於Sandy Bridge的繪圖效果不能配備獨立的中高階顯示器,所以對於喜歡高階顯示的遊戲消費族群來說,還不夠吸引力。可是多於多數不重視顯示效能的族群來說,的確可達到省錢的效果。如此一來,即使無法全面取代繪圖卡市場,但是英特爾蠶食中低階繪圖卡市場將是不可避免的。
這也是為什麼NVIDIA近年來一直發展繪圖以外的晶片業務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高階繪圖市場即使擁有高毛利,可是市場大餅將愈來愈小,尤其是英特爾往22奈米前進的話,更會給這些廠商帶來壓力。(831字)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