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廠商爭取大陸內需市場之商機,本局於「新鄭和計畫」項下之「逐陸專案」及「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推動方案」,規劃多項具體作法,積極協助業者拓展大陸市場,透過該些作法,本年上半年(1-6月份)我國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已達56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1.9%。面臨後ECFA時期,貿易局將先強化該二項計畫之各項措施,透過拓銷大陸市場四部曲「市調先行、籌辦展覽、建立品牌、打開通路」,進一步協助廠商爭取大陸龐大內需市場商機,期達到本年度對中國大陸出口超過1,100億美元及出口成長超過30%以上之目標,本局各項推動作法包括:
一、協助廠商佈建大陸當地展售據點
積極與大陸當地知名百貨及賣場等通路合作舉辦短期的台灣特色產品(如農產品)展售會以及設置長期的台灣名品展售據點「台灣食品專區」,除於98年改善上海城市超市及上海大潤發蘇州東環店外,本(99)年度將增設5處,目前已於6月份新增上海虹梅店、另將規劃於8月份於上海大潤發蘇州吳江店及武漢武商量販生活館等2處設置,以協助台商透過第一線與大陸消費者接觸之經驗更深入了解內需市場,將台灣品牌向下紮根。
二、擴大辦理「台灣名品交易會」
鑒於98年9月份辦理之「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廣受台陸各界好評,成功的打響台灣產品在當地之知名度,因此今年已委託貿協持續選定大陸具消費潛力之5個重要城市辦理「台灣名品交易會」,以「台灣」、「品牌」、「優質產品」為推廣重點,協助我業者深植大陸內需市場並全面打開大陸知名度,進而佈建當地行銷通路。「東莞台灣名品博覽會」於本年4月22至25日辦理,4天期間創造總採購商機達2.85億美元。另「天津台灣名品博覽會」甫於7月8日至11日舉辦,4天創造總採購商機達7.9億美元,除協助業者爭取商機外,亦成功推廣台灣優質產品形象與品牌創新能力,後續將於9、10、11月於南京、山東、重慶等地區辦理3展台灣名品交易會。
三、廣邀大陸採購團來台採購與交流
為促進兩岸企業合作,增進經貿交流,爰積極洽邀大陸各省市級經貿單位徵集大陸重要買主組團來台採購,截至本年7月9日止已洽邀上海經貿代表團、陜西電子行業協會採購團、湖北省商務廳採購團、大陸面板採購團、吉林經貿交流團及廣西團等共計9團來台採購,已爭取83.96億美元商機。另將陸續洽邀廣東經貿交流團,及大連與陜西省等採購團來台。
四、廣泛全面的進行大陸市場調查工作
選定大陸具有消費潛力之城市與經濟區,進行深度市場調查,深入瞭解當地人民的消費行為,並進一步研究分析其消費偏好與趨勢,以利我商知己知彼,掌握市場機會,預先研擬適合當地之拓銷策略。
五、品牌形象推廣
為提高台灣品牌在大陸的知名度,透過與媒體合作報導行銷、刊登廣告、媒體採訪及配合大陸地區重要展會活動辦理台灣優質產品推廣,提升大陸消費者對台灣產品的好感,進而協助台灣品牌拓展大陸市場。
六、除上述外,本局亦持續籌組拓銷團、配合重要展團建置台灣形象館,透過網路推廣、商情提供,協助廠商拓展大陸內需市場,進而帶動台灣出口動能。
針對自由時報於本(16)日所?載之「天津台灣名品展,業者痛批被騙」之報導一節,「天津台灣名品博覽會」係由本局委託外貿協會辦理,該展甫於7月8日至11日舉辦,為本年五大台灣名品展中規模最大之展項,展覽中規劃MIT台灣標章、台灣精品、節能減排等8個展區,展示具代表性之台灣產品(如:東元、統一、阿瘦皮鞋、法藍瓷等產品),共計800家廠商參與,使用2,000個攤位,專業買主達8,350人,展出超過40,000項台灣優質商品,其參觀人數超過50萬人,創造總採購意向達7.9億美元。鑒於98年辦理之「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廣受各界好評,成功打響台灣在當地之知名度,致使「天津台灣名品博覽會」一開展,第一天即湧入大批大陸民眾參與,大陸公安當局因安全考量,亦讓消費民眾進入展覽場內。
另本展覽中貿協同仁暨展覽臨時助理約130人於每一展區服務,惟因本展覽規模及展區極大,未能廣為照顧到每一參展廠商。至於採購商機部分,係針對參展廠商回收之問卷及至各攤位實地查訪而據以統計出之數據。
由於本次展覽規模龐大,辦理過程中或有未盡理想之處,惟本局一直秉持「服務廠商,協助廠商」之立場協助業者拓展海外市場,本局亦將以精益求精之態度,與執行單位外貿協會共同檢討及改進,俾更有效益的協助業者。
我國是以對外貿易為導向的國家,對外貿易是台灣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原動力,中國大陸市場已是全球矚目的市場,後ECFA時期,本局將再接再厲與業界攜手打拼、迎接挑戰,爭取市場商機,創造台灣經濟發展的黃金年代。
貿易局發言人:張副局長俊福(代)
辦公室電話:02-23977106 行動電話:0910023599
相關網址:http://www.trade.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