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高安全性鋰電池STOBA聯盟
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援下,工研院成功研發出高安全性鋰電池STOBA材料,於2010年四月7日由工研院宣布成立「高安全性鋰電池STOBA聯盟」。STOBA聯盟以建立電動車輛產品安全規範,帶領台灣電池產業提前佈局新興電動車市場,並在2020前創造1500億元的投資,5萬人就業機會。
「高安全性鋰電池STOBA聯盟」,由工研院整合二十多家國內電池產業上中下游業者,包括新普、能元、威利等指標大廠都參與。此外,包括裕隆集團「納智捷」品牌,也率先採用。
高安全性鋰電池號稱是奈米級的保險絲,可以避免電池短路造成連鎖性爆炸的發生,該項創新發明在去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獎,具有領先技術。
目前STOBA的技術,已可應用於手機、筆記型電腦等較小型的鋰電池上,讓相關的3C電子產品使用者能獲得安全上的保護;工研院並已和國內生產鋰電池的廠商進行合作,提供技術轉移與量產協助,以提高產品競爭力。
聯盟的主要工作為協助台灣電池產業發展,研發團隊將持續開發更安全的鋰電池技術,讓廠商能儘速建立高安全性STOBA材料與鋰電池製造生產能力;同時逐步推動國際安全標準規範及測試技術,除建立電動車輛產品安全規範,更將加強台灣電池產業的差異化,協助台灣廠商提升國際競爭力。
STOBA簡介
工研院所研發的「自身終止高分歧寡聚物」(Self-Terminated Oligomers with hyper-Branched Architecture, STOBA),是一種可以終止鋰電池內部短路之電化學反應的材質,大幅提高了鋰電池的使用安全。STOBA就像是一種存在於鋰電池「內部」的保護機制,當發生內部短路,溫度升高至130℃時,STOBA就會「啟動」,抑制電池內離子傳導功能,使電化學反應停止,不再繼續作用,因此能夠防止鋰電池過熱與爆炸的危險。
此外,塗布在正極或負極表面上的STOBA,也因為是奈米級的材料,幾乎不會影響電池的體積。而且在平時的運作中,因STOBA具有如樹枝狀般的高分歧型態,有許多孔隙可供鋰離子的進出,完全不影響正常的電化學反應,讓電池仍能維持應有的功能;只有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危險發生之前,STOBA才會作用,達到安全的目的。(引自:科技工業資訊與技術月刊216期)
(75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