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將跳過22奈米,直攻20奈米製程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0年4月20日
|
台積電在加州聖荷西市舉行技術研討會中,宣布將跳過22奈米,直接發展20奈米製程技術。以專業晶圓代工為主要核心業務的台積電,從客戶面思考獲得此靈感,以強化未來競爭力。 |
| 台積電近年來雖然一直是晶圓代工的龍頭廠商,可是後起之秀挑戰其地位的企圖心也沒有變過。因此為了拉大與競爭者之間的差距,也為了為客戶創造價值,台積電認為選擇一個可行的先進製程,將對其未來業者會有所助益。
表一、台積電40奈米以下製程量產時程
|
量產時程 |
40奈米 |
2008年第四季進入量產 |
28奈米 |
2010年第一季進入量產 |
20奈米 |
2013年第一季進入量產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年4月
其實,在先進製程技術的開發上,晶圓代工與其他晶圓半導體廠商的思考點是不同的。簡單來說,台積電除了要顧及投資報酬率之外,還必須跳脫只能唯一考量技術層面的思維模式,要以客戶出發點來思考。一旦台積電採用與客戶密切合作的思考模式,則其在資源整合與最佳化之間必須有更大膽的創新,並能解決技術及經濟層面相夾擊的挑戰。
台積電的20奈米製程技術是在平面電晶體結構製程的基礎上,所採用10等級金屬技術。所以其包含了許多創新:平面處理(Planar processing)、高介電值金屬閘極(high-k metal gate transistors)、精密的應變矽晶製程(refined strained silicon processes)、低電阻/超低介電值銅導線(ultra-low-k copper interconnects)技術。
根據這些創新技術之後,台積電的20奈米製程將比其他廠商所採用的22奈米製程,擁有增加一倍的閘密度以及晶片效能/成本比。根據台積電的藍圖,其20奈米製程預計於2012年第3季開始導入風險生產,2013年第1季進入量產。
最近GlobalFoundries為了積極追趕台積電,決定在2012年下半年開始導入22奈米製程技術。而聯電、三星電子尚未針對22或20奈米製程提出相關進度說明。由此可見,為了保持台積電的領導地位,往2x奈米製程發展是不可避免的挑戰。
其實,2009年英特爾進入32奈米製程量產之後,就宣佈2011年第四季將推出22奈米製程技術的產品。現在台積電直接跳過22奈米,跨進20奈米製程,可見得其挑戰性相當大。
2008年5月英特爾、台積電與三星電子曾經共同聲明,發展18吋晶圓廠的適當時機是在2012年,隨著進入2x奈米競爭之後的下一個競爭就是18吋晶圓廠的競爭。(792字) | | | |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