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 加強消費品安全把關

瀏覽次數:83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9年12月2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標準檢驗局
發佈日期:2009/12/21

媒體報導「兩岸互認商品檢驗綠委憂黑心商品擋不住」,擔心兩岸簽署協議,互相承認商品檢驗,嬰兒車等中國黑心商品將大量進入台灣。對於這項疑慮,標準檢驗局指出,我國對於加強進口消費品安全,有配套的嚴格把關措施,絕不會放任黑心商品進入國內市場,請民眾放心。

標準檢驗局強調,對於民眾關心的進口消費品安全問題,政府已經加強邊境管理及市場管理,也就是在海關進行抽驗查核,以及在國內市場購樣取樣檢測。中國大陸出口到台灣的商品,未來仍然必須遵守我國檢驗標準及程序等相關規定,絕不會因為兩岸在標準、檢驗及驗證認證的合作而有所放寬,如發現有不符合檢驗規定的情事,將依規定禁止進口並要求改善及加強查核。而且,透過兩岸合作,可以經由雙方溝通交流建立消費品安全源頭管理、資訊通報及協處機制,更能有效阻擋不安全商品進入我國市場。

至於兩岸檢驗合作是否會互相承認檢驗結果的問題,標準檢驗局表示,海峽兩岸第四次江陳會談將簽署的「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檢驗合作方面著重在溝通瞭解及信心建立,是否相互承認商品檢驗結果,尚有待未來雙方進一步洽談。鑑於檢驗相互承認係基於平等互惠原則,除海峽兩岸在雙方檢驗制度面的互相瞭解信任,檢測實驗室能力的一致性是必要的基礎外,一定會先徵詢我產業界的意見,產品項目必須符合國內產業的需求。標準檢驗局並表示,即使將來兩岸談檢驗相互承認,因為涉及的是商品進口前的「前市場」檢驗規定,僅屬於「市場准入」要件,並不影響商品進口時在海關的抽驗及商品進入市場銷售後在市場購取樣檢驗的「後市場」抽查,該局仍然會加強海關邊境抽驗及市場抽查,確保進口消費品的安全。

標準檢驗局指出,事實上,「消費品安全合作」是「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參考歐美的做法,在雙方主管機關間建立聯繫窗口,進行消費品安全資訊交換及不安全消費品訊息通報及協調聯繫,建立源頭管理的機制,可事先將不安全商品阻絕於境外,更能有效保護國內消費者的權益。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