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96年9月份兩岸貿易情勢分析

關鍵字:兩岸貿易
瀏覽次數:96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7年11月2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貿易局
發佈日期:2007/11/28

一、貿易額變動
本(96)年1-9月份我對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741.0億美元,較上(95)年同期成長15.0%,占我同期對外貿易總額21.8%,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為536.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5.6%,占我出口總額30.0%,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1.9個百分點;進口額為20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3.5%,占我進口總額12.7%,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8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為331.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6.9%(詳見表1及圖1)。

就單月而言,在出口方面,本年9月份我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為72.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2.3%,占我出口總額32.4%,為自本年7月份以來連續3個月創單月出口之新高。探究其因,主要係受到本年第4季電子業傳統需求旺季將至、年底節慶假期等效應,在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電子製造工廠之態勢下,我具競爭優勢之電子相關零組件如積體電路、發光二極體、印刷電路板、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等產品持續擴大對該地區之出口;另,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TFT-LCD相關下游應用產品之最大市場,其面板需求力道強勁,在液晶裝置產品近來價格持續加溫下,當月該產品對中國大陸之出口亦持續同步大幅上揚所致。
另在進口方面,本年9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為24.4億美元,僅次於同年7月份最高之26億美元,占我進口總額12.8%,較上年同期成長14.6%;9月份我自中國大陸主要進口項目成長較大者為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附屬單元暨零組件、煤礦、無線電話之傳輸器具、電音響及視覺信號器具等產品,進口增幅分別介於25.4%-90%,顯示在兩岸產業分工下,我自中國大陸之進口需求亦持續成長。

此外,在貿易順差方面,揆諸本年迄今,排除春節連續假期因素,我每月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均介於20-25億美元之間,在我對彼岸單月出口金額頻創新高,進口值相對持平發展情況下,本年9月份我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進一步增加達47.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26.6%。

二、貨品別結構
(一)出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本(96)年1-9月份我輸往中國大陸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產品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機械用具及其零件、有機化學產品、銅及其製品、鋼鐵、人造纖維絲、雜項化學產品及礦物燃料等,以上輸出貨品合計達470.9億美元,占我輸往中國大陸比重之87.8%(詳見表2及圖2)。

自本年3月起,我對中國大陸出口均呈2位數字之成長,主要係依賴前2大出口主力產品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光學及其零件產品(HS90)之表現。本年1-9月份該2類產品累積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達292.4億美元,除占我整體對大陸出口金額之54.6%外,其成長幅度亦分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1.5%、15.7%,超越我對大陸整體出口成長之15.6%,故近來我對彼岸出口呈現一路上揚之趨勢,該2大主力產品有相當貢獻。

另塑膠及其製品(HS39)近半年來對大陸出口亦有相當之表現,本年1-9月份其出口金額除較上年同期成長19.6%外,目前已位居我對大陸出口之第3大產品。此外,有機化學產品(HS29,成長45%)、銅及其製品(HS74,成長29.3%)等對大陸之出口成長表現亦較突出。惟我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43.2億美元)對大陸出口仍呈衰退達1.6%,但該衰退現象目前已有縮小趨勢,該產品對大陸出口排名已退居至第4位。就細項貨品來看,出口較大成長項目為環烴(HS2902,成長246.4%)、錄音(製)空白媒體(HS8525,成長80.8%)、聚醯胺(HS3908,成長55.1%)(詳見表3)。

(二)進口部分
依據我國海關統計,96年1-9月份我自中國大陸進口前10大貨品項目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鋼鐵、光學產品及零件、礦物燃料、有機化學品、雜項化學產品、塑膠及其製品、鋁及其製品、車輛及其零附件等產品,以上貨品合計達157.8億美元,占我自中國大陸進口比重之77.0%(詳見表4及圖3)。

前述進口項目中多呈2位數之增長,其中仍以雜項化學品(HS38,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140.4%排名第一,另有機化學品(HS29,5.9億美元)、鋁及其製品(HS76,3.7億美元)亦有超過3成以上的增幅。就細項貨品來看,進口較大成長項目仍為電子工業用已摻雜之化學元素及化合物-矽晶圓產品(HS3818,成長436.2%),及錄音(製)空白媒體(HS8523,成長106.8%)、熱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HS7208,成長95.3%);另衰退較大項目則為鐵或非合金鋼之半製品(HS7207,衰退30.8%)。

目前我對大陸物品之進口仍在持續開放中,我自大陸進口金額已由開放初期跳躍成長之試探期進入目前之穩定增長階段,在相關消費及需求型態已無較大變化空間下,近期我自彼岸進口值應可維持穩健成長態勢。

三、中國大陸主要進口來源成長比較
依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本年1-9月份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為6,925.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9.1%,前10大進口來源依序為日本、南韓、台灣、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及俄羅斯,前10大進口來源金額為4,173.6億美元,占中國大陸進口總額之60.3%(詳見表6)。

上述前10大進口來源中,以自菲律賓進口成長幅度最高(35.8%,170.3億美元),其他依次為自澳大利亞(33.5%,186.1億美元)、泰國(25.9%,162.8億美元)、馬來西亞(21.8%,206.7億美元)及德國(19.6%,286.9億美元),此均大於中國大陸整體進口增幅之19.1%。

本年1-9月份中國大陸自我進口金額為724.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3.7%,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10.5%,較上年同期11%減少0.5個百分點;自韓國進口金額為75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4.8%,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10.9%,較上年同期11.3%減少0.4個百分點。中國大陸自韓國整體進口成長增幅雖高於我國,惟以中國大陸自台、韓主要進口產品市占率來看,我國在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光學產品及其零件(HS90)、塑膠及其製品(HS39)等3大類產品排名上居各國之冠,韓國則在有機化學品(HS29)上排名首位,故台、韓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均有各自的表現空間。

另單就本(9)月份來看,中國大陸自我進口金額為10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21%,不僅超越中國大陸同月整體進口成長率16%,亦較韓國14.7%為高,為今年7月以來連續第3次大陸自我進口成長增幅優於自韓國進口之月份,本月份我已再次超越韓國成為中國大陸第二大進口來源,占中國大陸進口比重亦已回升至11.44%(自韓國進口比重為11.18%),為今年之新高。

貿易局發言人:吳副局長新華
辦公室電話:2351-0271轉106 行動電話:0921427077

表1. 我國對中國大陸貿易統計
單位:百萬美元;%

年月

貿易總額

出口估算值(註1)

進口值

順(逆)差

金額

比重

(註2)

成長率

金額

比重

成長率

金額

比重

成長率

金額

成長率

90年(註3)

31,510.4

13.4

-6.4

25,607.4

20.3

-6.7

5,903.0

5.5

-5.2

19,704.4

-7.1

91年

39,497.4

15.9

25.3

31,528.8

23.3

23.1

7,968.6

7.0

35.0

23,560.2

19.6

92年

49,310.6

17.7

24.8

38,292.7

25.4

21.5

11,017.9

8.6

38.3

27,274.8

15.8

93年

65,722.7

18.7

33.3

48,930.4

26.8

27.8

16,792.3

10.0

52.4

32,138.1

17.8

94年

76,365.2

20.0

16.2

56,271.5

28.4

15.0

20,093.7

11.0

19.7

36,177.8

12.6

95年

88,115.5

20.6

15.4

63,332.4

28.3

12.5

24,783.1

12.2

23.3

38,549.3

6.6

8月

7,811.5

20.8

20.4

5,504.8

28.4

15.6

2,306.7

12.7

33.8

3,198.1

5.2

9月

8,024.3

21.5

21.0

5,895.4

29.4

18.5

2,128.9

12.3

28.3

3,766.5

13.7

10月

8,019.8

21.5

10.9

5,727.8

28.9

5.2

2,292.0

13.1

28.2

3,435.8

-6.0

11月

7,934.4

21.6

12.7

5,633.4

28.8

9.8

2,301.0

13.4

20.5

3,332.4

3.5

12月

7,715.5

21.3

11.1

5,591.8

28.5

8.0

2,123.7

12.7

20.2

3,468.1

1.7

96年1月

8,232.0

21.8

28.1

5,876.9

29.7

26.3

2,355.1

13.1

32.7

3,521.8

22.3

2月

5,429.2

19.7

-8.8

3,809.1

25.6

-12.8

1,620.0

12.8

1.9

2,189.1

-21.2

3月

8,155.6

21.9

15.7

6,072.3

30.7

19.3

2,083.3

11.9

6.4

3,988.9

27.3

4月

8,313.2

21.8

15.0

5,924.9

29.9

13.5

2,388.3

13.0

18.9

3,536.6

10.2

5月

8,023.2

21.2

11.0

5,657.9

28.9

9.2

2,365.3

13.0

15.4

3,292.6

5.2

6月

8,337.5

21.5

17.1

6,008.2

29.9

19.0

2,329.3

12.5

12.5

3,678.9

23.5

7月

9,052.8

21.6

19.2

6,456.8

30.5

19.2

2,596.0

12.5

19.2

3,860.8

19.2

8月

8,911.7

22.6

14.1

6,589.6

30.8

19.7

2,322.1

12.8

0.7

4,267.5

33.4

9月

9,648.8

23.4

20.2

7,208.4

32.4

22.3

2,440.4

12.8

14.6

4,768.0

26.6

 

 

 

 

 

 

 

 

 

 

 

 

95年1-9月

64,441.4

20.4

16.9

46,375.0

28.1

14.5

18,066.4

11.9

23.5

28,308.6

9.4

961-9

74,104.0

21.8

15.0

53,604.0

30.0

15.6

20,500.0

12.7

13.5

33,104.1

16.9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整理我國及香港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

註:1.我對中國大陸出口估算值原係我國海關統計之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以下簡稱A)、我國海關統計之出口香港金額(以下簡稱B1)與香港海關統計之自我進口金額(以下簡稱B2)差異值八成及香港海關統計之台灣經香港轉出口中國大陸金額(以下簡稱C)三者合計。經考量91年2月13日我開放兩岸貿易商直接交易,A項部分呈大幅變化,由於中國大陸廣東省深圳等港埠自台灣進口之貨物多係經由香港上岸通關後再以陸運方式運達,而香港海關亦將之列入轉口統計,此時該估算公式A項與C項可能有重複計算之虞,而該重複計算部分(以下簡稱r,即已列計於A項,但實際係經香港轉口中國大陸而重複列計於C項之比例)將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之廣東省深圳等港埠自台灣進口額占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總額比例之四年平均值(統計當年之前四年)推算之,並於C項中扣除,該扣除比例將逐年機動調整。亦即:90年以前估算公式為:A+(B1-B2)×80% + C

91年及以後估算公式為:A+(B1-B2)×80% +(C- r ×A)

(上述公式中 r值之推算,目前以92年至95年中國大陸海關統計廣東地區自台灣進口金額占全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金額之平均比例為30%)

2.我對中國大陸貿易比重係指我對中國大陸貿易額占我國同期對全球貿易總額之比例,其餘類推。

3.自95年1月份起我國海關進出口貿易統改按聯合國2004年版「國際商品貿易統計手冊」規範之準則編算,各項出、進口統計值均併計復出、進口而改按總值統計。

 

相關檔案兩岸分析新聞稿9609圖表.doc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