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加工區管理處
發佈日期:2007/10/18
由經濟部加工區負責經營管理的高雄軟體園區攸關南部地區新一波產業的引進與發展,經濟部與高雄市政府可說是卯足了勁,投入了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希望全力培育成南部產業界未來最閃亮的一顆明珠。
據了解,40年前建立的加工出口區制度與管理模式為當時世界所創,不僅對締造舉世聞名的台灣經濟奇蹟厥有顯著的貢獻,同時亦成為開發中國家競相模仿的對象。如今加工出口區之管理制度,更隨著時代潮流之變遷,不斷的調整體質,朝更具彈性與創意、低度管制、以客為尊、優質生產環境的「加值園區」方向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園區創設之初可以說是取材自加工區的制度與經驗,由於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科技園區的光芒早已凌駕加工區之上。因此,加工區受命負責屬性完全超出加工區領域的高雄軟體園區之開發,確實給習於生產製造環境的加工區同仁帶來嚴苛的考驗。
經濟部加工區管理處坦承,軟體產業的特性確實與製造業大有不同,將經營製造業園區的模式套在軟體產業上,極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因此加工區年初以來即密集拜訪竹科、中科、南科等科學園區,不惜以前輩之姿向後起之秀請益,希望擷取各園區發展過程中的寶貴經驗,減少新的領域摸索的時間。據瞭解,竹科等園區管理階層對加工區登門請益,亦表達受寵若驚的態度,雙方在愉悅的氣氛中充分交換意見。
此外,南港軟體園區的開發經驗與各樓層間的公共設施配置更被加工區視為寶藏,不斷的派人前往觀摩與學習。經濟部加工區管理處表示,如與南港軟體園區開發初期的慘淡經營相比較,高雄軟體園區由國城公司負責開發的南部坵塊雖然預計年底方能完工啟用,而已簽約並獲准投資率家數已達29件,佔可供租售面積達30%;另北區G坵塊由慶富造船集團等3家公司共同集資自行興建企業總部辦公大樓及造船研發中心也將於年底完工,這樣的開發進度與招商成績其實並不遜色。
由於高雄向來以重工業及製造業起家,週遭硬梆梆的大環境似乎並不利於孕育需要文化、創意及腦力密集的軟體產業。加工區決定務實的面對環境特性,並密集的修改、鬆綁相關法令、並放寬擬引進的產業對象,希望透過滾雪球效應引起業界的注意後,進一步引發爭先進駐熱潮。而以高雄軟體園區位居緊鄰高雄世貿會館的黃金地段,這樣的期待也許不是夢想。
其實加工區還擁有一套40年傳承的秘密武器,使得他們即連步入新的軟體領域,也仍然充滿信心。加工區最為人稱道的單一窗口服務,已被科學園區、科技園區甚至越南最具成效的新順工業區所引用,成為任何號稱管理良善的工業區共通的作業標準。加工區為了精益求精,近年來另外發展出「專人專線」的高品質服務機制,更受到園區內廠商普遍的讚賞。據加工區管理處表示,專人專線的概念是把每家園區內廠商都當成重要客戶來經營。管理處及各分處首先挑選最優秀、最熱心的同仁擔任專人專線服務窗口,每人負責1至5家的廠商,除了依廠商規模分類,隨時解決廠商的困難外,每月至少需聯絡或拜訪廠商一次,並做成會談紀錄,以利追蹤。除此以外,每年至少一次安排由首長或副首長率領相關業務主管登門拜訪區內廠商決策階層並展開會談,確保服務品質不打折扣。而最令加工區自豪的是,他們今年又有新創舉-成立「CEO俱樂部」,讓區內廠商負責人每三個月在愉悅的英式下午茶氣氛中共聚一堂,除了認識芳鄰之外,還能發展業務上的合作。
加工區管理處官員指出,經過40年,加工區的老招牌也許已稍有褪色,然而高雄軟體園區的開發正好提供一個新的戰場,讓這一塊老招牌有重新擦亮,再綻光芒的機會。且讓國人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