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工業局
發佈日期:2007/09/11
配合行政院勞委會96年8月15日預告修法調整外勞政策,其修正方向為開放經常性辦理3K3班產業申請外勞、彈性調整3K3班產業核配外勞比率上限、取消須增聘本勞才可引進外勞之限制、規劃外勞重招接軌方式、取消全國外勞總量管制、採行社福與產業外勞分流管理、改善外勞仲介管理等,經濟部工業局配合修正「經濟部工業局審查製造業申請引進外勞作業要點」,並協助勞委會進行外勞申請案之初審。
行政院勞委會已研擬外勞政策調整作法如下:
一、開放經常性辦理3K3班產業申請外勞:
整併現行製造業重大投資與3K3班外勞專案引進措施,原製造業重大投資以「投資金額」為認定標準之機制與3K3班專案引進整併,改為以「特定製程」(3K)或「特殊時程」(3班)為申請要件,並開放為經常性辦理業務。
二、彈性調整3K3班產業核配外勞比率上限:
3K3班產業外勞核配比率原為15,研擬就3K3班產業中產業關聯性高且僱工不易者篩選A、B等級產業。A等級予以最高之核配比率(20);B等級予以次高核配比率(18);非屬A或B等級之3K3班產業則維持15之核配比率。
三、取消須增聘本勞才可引進外勞之限制:
以定期稽核外勞核配比率及本外勞僱用比率(3:2),取代增聘本勞才可引進外勞之限制。
四、規劃外勞重招接軌方式:
廠商原核配外勞重新招募1次(重大投資2次)期滿後,如為3K3班產業者,得依新規定接軌申請外勞。
五、取消全國外勞總量管制:
取消全國外勞總量管制,改依參考總體失業率、缺工率、就業人數變化及產業經濟發展需求,適時動態調控外勞人數。
六、採行社福與產業外勞分流管理:
外勞數量管理由總數統籌流用改為社福外勞與產業外勞分流管理,以避免統籌流用造成排擠效應,並讓產業外勞的總額獲得合理的調配。
七、改善外勞仲介管理:
規劃推動直接聘僱制度及成立非營利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等配套措施,減輕外勞來臺經濟負擔。
經濟部工業局將協助行政院勞委會修訂相關法令規章,包括「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規定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與「雇主申請招募第二類外國人文件效期、申請程序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文件」,及篩選3K3班與A、B等級產業。未來並將以製造業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立場,協助行政院勞委會受理3K3班產業外勞申請案件之審查工作,核估生產線所需員工人數,提供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作為核定外勞配額之參考。另考量整體產業發展及國內勞工權益等因素,工業局除將持續與行政院勞委會共同審視勞動市場供需狀況,研擬符合整體產業發展之外勞政策外,並將持續寬列經費,進行各項產業人才培訓計畫,並將與教育部合作進行產業人力札根計畫,強化由教育體系培養製造業需求之工程師,以充裕產業人力資源。
承辦單位:產業政策組
聯 絡 人:產業政策組 黃科長郁瑩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