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TOM將與CULV劃清界線?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Philip C.F. Wen 發表於 2009年10月30日
英特爾公佈即將在2010年出面初的新一代處理器ATOM規格細節,代號N450與N470兩顆CPU,將內嵌顯示及北橋晶片,運算時脈更高,功耗也可望降低,但對於記憶體、硬碟的支援卻沒有改善,反倒有下修的趨勢,讓人不得不猜測此舉與英特爾主打的CULV平台策略有關。
英特爾即將在2010年1月3號發表新一代的ATOM CPU,但使用者要實際操作到可能還要等到2010年第二季,新的架構將命名為Pine Trail平台,與上一代的Diamondville做區別。最主要的差別在新一代的平台將記憶體與顯示的北橋晶片內嵌於CPU中,而南橋晶片則捨去舊有的ICH7M,採用新一代的NM10 Express,節省空間64%,平均功耗減少28%,而新一代的PCB技術也渴望帶動成本的下降。
表一、ATOM與CULV比較
項目 |
ATOM N470 |
CULV SU3500 |
時脈 |
1.83Ghz |
1.4Ghz |
L2 Cache |
512Kb |
3MB |
支援最大記憶體 |
2G |
4G |
平均耗功* |
6.5W |
5.5W |
螢幕尺寸 |
7”~10” |
11”~13” |
機器價位 |
300$~500$ |
500$~800$ |
*平均耗功:CPU比較,ATOM N470耗功較大,但整體平台Pine Trail會比CULV較小 |
Sourc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年10月
根據英特爾公布兩顆CPU的技術細節,低階的ATOM N450核心時脈仍維持在1.66Ghz,但其內建的顯示晶片IGP核心時脈調整至200Mhz,支援記憶體至1G;而高階的N470時脈則為1.83Ghz,支援記憶體至2G,兩者皆支援32G SSD與160G硬碟,但對於電池僅支援至4Cell,而螢幕尺寸介於7”至10”之間。此舉被認為是讓CULV與ATOM作為區隔,讓英特爾在Netbook和Notebook之間在創造另一塊市場。
由於CULV和ATOM在許多定位上有衝突,如華碩推出的S121即採用ATOM處理器,但以S121 12”的螢幕尺寸來看,似乎不能列入Netbook的市場裡面,而CULV的市場則是介於11”~13.3吋之間,故英特爾在新一代Pine Trail平台,對於其CPU制定諸多限制,不免讓人猜想英特爾是否為推廣CULV作準備。
但在英特爾力推CULV平台之時,2009年10月11號,宏碁總經理王振堂將原本預估年出貨量會達到宏碁五成的CULV平台電腦下修到三成。王振堂表示,使用者對於CULV平台的認知還不夠,無法體會到CULV省電及效能的優點,但宏碁仍會持續在其CULV產品上下功夫,讓其使用時間達到真正的八小時。目前,宏碁競爭對手HP則對於CULV平台的效能不看好,對於CULV的產品線著墨並不深。(683字,表一)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