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將在韓國推出15吋OLED電視的樂金顯示器,對於其發展OLED面板有了更明確的計畫與野心。
索尼推出全球第一台OLED電視已經過了20個月,原本索尼信心滿滿地預計在後續幾年推出大於11吋的OLED面板與電視,可是遇到製造瓶頸,加上2008年中旬的全球金融風暴之後,幾乎已經停止了相關計畫。
然而對於韓國的三星與樂金來說認為稱霸新興電視機技術市場的機會來了。
圖一、樂金15吋OLED電視
|
 |
Source : Tech-On,2009年10月
|
樂金顯示器公司表示,其預計推出的15吋OLED產品,在解析度上達到1366×768,分辨率為105ppi;全白的亮度為200cd/m2,甚至最高亮度可達450cd/m2,黑色亮度則為0.01cd/m2。這是藉由高溫製程(稱為SPC或Solid Phase Crystallization)當成驅動元件,共同與低溫多晶矽TFT結晶,並與底層放射類型結合。
樂金有一套可以讓OLED面板持續往大尺寸且壓低成本的策略。主要在三方面:分別是驅動元件、OLED材料與成膜製程,以及封裝製程等。
在驅動元件上,樂金顯示器可能會採用TFT基礎的低溫多晶矽或類似IGZO的氧化半導體。不過,這些元件仍有些問題,因為目前這個技術是使用在六代線的產品上。未來如果要生產40吋OLED面板,必須採用八代線基板,所以樂金必須發展出超過700度的SPC製程。
在OLED材料與成膜製程上,樂金打算在2011年之前換成螢光材料,之後再換成磷光材料。同時,將從掩模蒸鍍技術起步,推動印刷技術的研究。
至於封裝製程方面,樂金如果考慮將OLED面板當成電視用途,最好是採用固體封裝。
樂金認為只要經過這些努力,則液晶面板相比,在2012年時,預計使材料成本高50%,而成品率低30%。而到2016年時,則使材料成本比液晶面板低20~30%,而與液晶電視成品率達到同等水平時,才有機會與液晶電視正面競爭。
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計畫,如果真能實踐,未來OLED在電視機領域的發展將無限寬廣!(747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