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專利侵權訴訟監視看板與因應策略

瀏覽次數:177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8年9月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專利侵權訴訟監視看板(Patent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Monitor Board)為針對全球專利侵權訴訟案件所設計之動態監視表示法。

監視看板的基礎為整體產業鏈或產業鏈單一環節,例如LED產業與LED Signage(LED電子告示板,或稱LED招牌);監視看板的對象為一訴訟事件,其單位為訴訟案號,內藏資訊為該訴訟案件專利號;監視看板第一分類軸為原告類型,包括專利流氓(Patent Troll)(或稱專利授權公司,或稱不販賣實體產品之專利擁有人),與自有產品專利擁有人;監視看板陣第二分類軸為新訴訟案或為非新訴訟案,其中非新訴訟案即是該專利曾在先前訴訟案件中控告過他公司。至於,訴訟案的新不新之區分是指以全球而論。

圖一、專利侵權訴訟監視看板

圖二、專利侵權訴訟監視看板-分類與分析

圖三、專利侵權訴訟監視看板-因應策略

依據上述三主要分類(三維分類),專利侵權訴訟監視看板可表示如圖一。需要說明,該看板之製作為企業法務部門,使用者為企業管理階層,時間為例行性每月主管會議。監視看板應清楚表示不同訴訟案件對於企業影響,可用不同燈號,例如紅燈,黃燈與綠燈表示。看板上除應清楚標示訴訟時間、地點、原告、被告外,對於該爭議專利而可能受影響的侵權產品也應盡量顯示。

此外,建立監視看板目的:為擬定企業本身因應策略。因此對於不同區塊訴訟案件,應建立如圖二策略擬定。由於全球專利訴訟牽一髮而動全身,並且可能擴及整體產業鏈,因此留意訴訟發展並擬定因應策略,甚為重要。群組B與群組D由於皆非新訴訟案,因此應該彙整最新被告之外,也應瞭解舊被告與新被告位於產業鏈位置有無改變,以推測原告在訴訟策略上有無改變。由於此兩區專利已經在其他地方用過,因此需留意先前訴訟案結果。

新訴訟案是最需要注意的,包括群組A與群組C。針對原告進行調查其背景及過去訴訟歷史,了解是那些專門買專利來告人公司,還是對於自有專利與產品積極主張之企業。此外,由於相關專利第一次加入戰場,因此需仔細分析該專利有效性,並且分析該專利對於企業影響,甚至對於上、下游供應鏈影響等。

在建立監視看板與進行群組分類及分析後,最後為因應策略擬定與後續策略執行。若是有高風險專利已經發生,並進入警戒區,則應排定特定專案(Project),進行風險管理。專利的規劃內容包括,若某特定公司在某特定地點控告本公司,本公司因應程序為何,而後續處理SOP又是如何。其餘相關討論見【關聯矩陣在專利分析應用-侵權訴訟與授權】、【專利分類與專利組合規劃—風險與重要性】、 【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七)- 專利訴訟風險管理】、【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六)- 專利訴訟專案管理新思維】、【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五)- 談打過仗專利】、【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四)- 專利訴訟地圖】等。

(1099字;圖3)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