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鵬律師新書《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1]第10篇(第40頁)談到「沒打過仗,就不會有優質專利」問題。他指出,台灣專利品質良莠是難以經由侵權訴訟程序加以檢視,及經由大量案件累積的知識經驗而影響研發程序的嚴謹及專利申請作業專業品質。當然,也無從經由專利侵權訴訟程序,公開檢視爭議案件專利代理人和鑑定人的專業水平及專業倫理,並據此形成專業人員專業信用與信賴,而提供由市場判斷選擇。
上面段落文字中,點出「沒打過仗,就不會有優質專利」重要內涵。
首先,訴訟的場域(戰場)是檢視專利品質之重要場所。優良的訴訟場域(以本例來說是美國)能檢驗出爭議專利品質,較差的訴訟場域(以本例來說是台灣)不易檢驗出爭議專利品質。而各國訴訟場域之好壞,與該國智慧財產權權利化制度與保護制度息息相關。
其次,優良訴訟場域的訴訟經驗與回饋(知識學習與經驗累積),可以促使企業強化能夠上戰場專利之布局。也就是說,透過讓專利上戰場(暴露在外部攻擊下),可以讓企業修正與重建本身技術品質與專利品質。其中,技術品質即是研發程序嚴謹度,專利品質即是技術權利化過程品質。
第三,透過專利侵權訴訟程序,可檢視爭議案件專利代理人(專利訴訟律師)與鑑定人(技術專家)專業水平、專業倫理、專業信用與信賴關係,也就是專利訴訟代理人等之專業品質。
換言之,專利訴訟場域即是專利價值好壞之重要檢驗場所,如同生產流程中的品質檢驗般,必須通過:技術品質、.專利化品質、專利訴訟品質,這三項重要檢驗內容。
從另一角度來看,若「沒打過仗,就不會有優質專利」,那「身經百戰專利,必是高價值專利」,也就是隨著外部品質稽核程度加劇,能夠生存下來的專利都是具有價值之專利。基於此,我們可計算出專利產業面價值評估公式,如圖一。
圖一、專利產業面價值評估公式
|
專利產業面價值 = (包括專利技術面品質) X (技術權利化流程品質) X (商業化流程品質之訴訟品質)
|

|
要有高的專利價值,技術面品質、權利化流程品質與訴訟品質缺一不可,一旦,其中一項為零,因為是相乘關係,整個專利價值即變成零。需要強調,上面三項品質應負責者不同,技術品質控管主要是研發人員之責任;權利化流程品質控管者為企業內部專利工程師與外部專利事務所之專利工程師;而專利訴訟品質控管即是進行專利訴訟之專利律師的責任。當然,歸咎到最後,就是企業最高階層經營者(或老闆)之責任。
最後,台灣廠商透過美國專利訴訟經驗(自己經驗,別人經驗),逐漸累積與建立企業本身專利的生命週期品質管理(Patent Lifecycle Quality Management)機制是重要的。不然書到用時方恨少,等到企業要上專利戰場時,才赫然發現手頭專利一堆,但是可用的沒半個之遺憾。(1201字;圖1)
參考資料:
- 周延鵬(2006)。《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工商財經數位,2006年11月。
- 周延鵬(2006)。《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天下文化出版社,2006 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