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二)- 談智慧財產行銷 6P

瀏覽次數:218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7年2月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周延鵬律師新書《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1]第49篇(第120頁)談到「智慧財產行銷的6P要素」。他指出以智慧財產發展論,現階段智慧財產產業活動尚未智進入所謂的”市場”階段,當然更談不上如有形商品已經從製造導向行銷,進入到消費者導向(customer-focused)行銷階段。基於此,直接使用有形商品行銷之STP流程或4P,並不是一個合適的作法,需要從新思考。

智慧財產行銷 6P 要素

智慧財產行銷 6P

行銷 STP 流程

行銷 4P

消費者觀點之行銷4C

1.優質人才
(People)

S(Segmentation)
市場區隔化

1. Product
(產品)

1. 顧客需求
(Customer Needs)

2.產業定位
(Positioning)

T(Market Targeting)
選擇目標市場

2. Pricing
(價格)

2. 顧客成本
(Cost to the customer)

3.具體呈現
(Physical Evidence)

P(Positioning)
市場定位

3. Promotion
(促銷)

3. 便利
(Convenience)

4.價值主張
(Proposition)

 

4. Placement
(通路)

4. 溝通
(Communication)

5.營運流程
(Process)

 

 

 

6.關係網絡
(Public Relation)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 2007/02

更進一步的,因應智慧財產本質上的特殊性,周律師提出所謂的智慧財產行銷6P概念,其中6P分別為1.優質人才(People);2.產業定位(Positioning);3.具體呈現(Physical Evidence);4.價值主張(Proposition);5.營運流程(Process)與6.關係網絡(Public Relation)。

關於行銷STP流程與4P可參考文【行銷策略與行銷組合(中)】的說明與討論,其中STP 流程中S為”市場區隔化”(Segmentation)、T為”選擇目標市場”(Market Targeting)而P為”市場定位”(Positioning)。行銷4P分別表示Product (產品)、 Pricing (價格)、 Promotion (促銷)與 Placement (通路),其中此4P乃是以銷售端為出發之行銷角度。除了4P之外,亦有以消費者為觀點決定之行銷4C,分別為顧客需求(Customer)、顧客成本(Cost to the customer)、便利(Convenience)與溝通(Communication)。上述行銷觀念,不論STP流程、4P與4C均提供了一個初步行銷思考角度。

在律師所提出的智慧財產行銷6P中,首位者為優質人才(People),其中人才包括開發具價值智慧財產的優質研發人力(相當於產品開發)(R&D),當然人才也包括將相關智慧財產商品化、產業化或是作價投資、侵權訴訟、專利授權、買賣讓與與融資擔保等交易與交換等優質管理人力(management skill)。產業定位(Positioning)指的是研發的標的(指技術)或是研發成果(指專利申請)在產業鏈(industry chain)定位上是具有價值的,有價值的意思是該專利或技術按具該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並具有控制價值鏈(value chain)與分配供應鏈(supply chain)能力。

具體呈現(Physical Evidence)是指該技術與專利的價值是能真實表現出來(將看不見的差異轉換成看得見的差異),這些呈現除了讓有意願購買之客戶能清楚判斷與辨識外,也需要讓客戶購買時能降低不確定性的失落感,因為畢竟客戶買的是抽象的無形商品。價值主張(Proposition)即是進一步將該技術與專利的價值真實主張與呈現,呈現模式除進行該技術之價值鏈、產業鏈與供應鏈分析外,對於相似技術的差異分析與優勢分析,也需進一步強調其差異化(differentiation)。

營運流程(Process)指的是企業在行銷該智慧財產的整體流程,除包括研發創新的流程外(產出優質智慧財產),尚包括將研發成果轉化成智慧財產權(例如專利化)之流程,當然也包括以智慧財產為核心的後續應用,包括商品化、產業化與包括作價投資或侵權訴訟等運用。最後是關係網絡(Public Relation),除了需要掌握智慧財產行銷主要為企業對企業(B2B)與非營利機構對企業(NPO2B)之交易模式外,尚須要進一步瞭解該專業領域的產業關係網路,亦即其交易行為多屬於具有決策權之CEO或是CTO為主要對象,而非一般法務人員。

最後,智慧財產行銷6P點出智慧財產行銷屬於B2B與無形商品行銷的特殊性,也給了想要經營智慧財產權個人一個初步方向釐清。然而,以現階段智慧財產交易尚處於嬰兒期階段來看,智慧財產行銷理論與實務結合,仍需要累積更多案例與經驗。 (1447字;表1)

參考資料:

  • 周延鵬,《一堂課2000億:智慧財產的戰略及戰術》,工商財經數位,2006年11月。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