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OLED專利布局二:尋找基礎專利與關鍵專利

關鍵字:專利分析侵權
瀏覽次數:185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5年5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說明:

前文中,我們初步整理OLED美國、歐洲與日本的專利現況,並推估現有OLED專利(包括核准、早期公開與未公開專利)數目約為5500件。本文我們根據美國已經核准的專利資料,提出一個可簡易找到基礎專利與關鍵專利的方法,以當成往後進一步專利分析與布局之參考。

圖一 OLED基礎專利尋找示意圖

圖二 OLED發展歷史路徑圖

評析:

  • 美國專利說明書所揭露的專利書目資料中,最具有文獻計量用途或是專利與專利關係判斷者為專利的引用資料或稱為引證資料(US Reference)。所謂的專利引用資料即是一專利說明書中,該專利所引用的先前技藝文獻,這些文獻包括本國專利(美國),其他國家專利,科學文獻等。一般而言,專利所引用的文獻為專利申請人自行填具,其含意就如同撰寫科學文獻一般,表示此專利內容曾經參考過相關的其他資料,也就是給先前的研究者適當credit之用。然而,對於美國專利審查制度而言,除了由申請人所填具的引用資料外,審查官更會根據本身經驗與瞭解範圍要求申請人增加引用資料,例如於文【錸寶與悠景OLED侵權爭議後續探討三:審查官審查意見與前案尋找策略】中,審查官便為美國專利US6803718增加US6570323與US6724143兩篇參考專利。基於此,專利引用資料除了可以瞭解該創作發明的技術思想源頭外,更可以初步用於判定哪些專利是屬於同一技術領域。然而,若以書目計量角度來看,專利引用資料除可用於瞭解技術演進與擴散外(如前所述外),亦可用於初步判斷哪些專利是”較重要”或是”較基礎”的,因為一般而言受到後來專利引用次數較高的專利,多為較重要或是較基礎的專利。本文根據此觀念提出一可簡易找到基礎專利與關鍵專利的方法,以當成往後進一步專利分析與布局之參考依據。
  • 所謂重要專利包括兩種,其一為基礎專利(或稱為核心專利),另一為關鍵專利。基礎專利為一元件最基本組成的單元,例如在討論記憶體時,記憶單元(memory cell)的結構即為基礎專利,而在討論例如OLED時,OLED的有機發光材料結構即為基礎專利。而所謂的”關鍵專利”即為能達成”關鍵功效” 或是能能解決”關鍵問題”的重要技術,例如為解決耗能過大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所提出的省電低耗能結構即為一關鍵專利。一般而言關鍵專利的數目會隨著討論範圍的大小而有很大的變化,例如TFT-LCD技術的關鍵專利可能就要涵蓋液晶顯示材料、驅動IC與背光模組的次領域的重要課題,因此關鍵專利在此定義範圍下可能有數個甚至數十個。而基礎專利的數目通常較少,因為基礎專利通常是表示一個技術開展的源頭,以下提出OLED基礎專利的搜尋模式。
  • 圖一為OLED基礎專利尋找示意圖,其中橫軸代表時間先後,亦即位於較右邊的表示專利申請時間較晚。舉例而言,圖一紅色框框內部為利用基本檢索條件所找到的OLED相關專利(例如前文【OLED專利布局一:全球專利布局初探】所言之1801件美國核准之OLED專利),而紅框內部每一個具顏色圓圈表示一件專利,其中同顏色者代表同一專利權人,圓圈與圓圈之間的線表示專利引用情況,例如B專利被其餘紅色框框內部6件專利引用。根據高引用”可能”代表重要專利的假設下,我們可以初步定義”高引用專利群中”時間順序較早的應為”基礎專利”,也就是說這些專利為往後相關技術專利的”源頭”。此外高引用專利又可區分為兩種,其一為位於紅色框內部的專利B,與紅色框外部的專利A,其中專利A雖然不在我們所定義的相關專利中(例如OLED定義中),但是顯然其受到往後專利非常高的重視,因此亦可當成一基礎專利。此兩種基礎專利的內涵與應用有所不同,我們在此僅提出基本概念差異,往後有機會再進一步區分。
  • 表一為此1801件美國核准專利之前十名引證資料,例如第一名的US4769292被1801篇專利中的142篇專利引用,屬於最重要的專利。若初步觀察此前十名高引證專利,我們可以發現US4769292(申請日:1987年10月14日,核准日期為1988年9月6日)、US4539507、US4720432、US4356429(申請日期為1980年7月17日,核准日期為1982年10月26日)、US4885211、US5294870與US5061569等前七名高引證專利均為Kodak公司所有,而在前十名高引證專利中只有Asas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與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出現一篇專利。搭配此高引用專利資料,我們可以初步瞭解Kodak公司不論專利數量或是專利品質上均遙遙領先,這也說明不論台灣哪一家廠商均需透過Kodak的授權。
  • 若我們進一步比較這些高引證專利的申請日期,我們可以發現US4356429的申請日期最早,因此可以推論US4356429為基礎專利。若我們觀測1801件專利的申請日統計資料,我們可以發現雖然US4356429早在1980年即已經申請,但是卻一直要到US4769292提出之後才造成專利申請數目的大量累積。此外,由於US4769292是所有專利中引證數量最多的,因此我們可以初步推論US4539507應具有一關鍵課題突破的關鍵專利。由於此兩篇專利的重要性,我們將其專利摘要表整理於表二與表三,其內容解讀包括權利範圍、技術分類與專利家族等可由我們先前所討論的方式解讀。此外,我們彙整一般文獻關於OLED發展歷史時程於圖二,若對照1801件OLED申請時間表,可以推測US4539507專利應該就是1987年C.W. Tang所做出驅動電壓為10V的OLED晶片,亦即解決了低驅動電壓關鍵課題的關鍵專利。
  • 在前文中,我們初步判斷了OLED專利的數量與全球布局,經由本文探索OLED基本專利與關鍵專利後,我們可依據此兩項初步成果當成專利布局的起點。其後續延伸分析尚包括根據OLED產業鏈,如圖三所示、建構每一專利的權利範圍矩陣圖以實際瞭解其權利範圍的大小、瞭解每一主要競爭公司實際布局狀態,而將所有專利一一定位等,由於專利是一動態文獻,因此後續探討尚需加入動態監控機制等。最後我們認為台灣廠商若能一一建構相關專利地圖,那麼不論是往後專利買賣,侵權分析,授權分析都能有更充足的籌碼,當然要討論到全球布局也就不再是空談了。(2843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