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2007年1月29日 PC ADVISOR - Google Maps & Google Books merge, Use Google Maps to plot references in books)Google has started integrating its popular mapping service with its controversial books search engine, to let people plot on maps references to places they find in books.
評析:
我們先以一範例來說明何謂虛實合一,並討論Google Maps 與Google Books的結合與影響。
圖一(a)為朱利斯.威恩(Jules Verne)所著『環遊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之Google Books首頁。該版本為Edward Roth翻譯,並由Scholastic Paperbacks在1990年出版發行。圖一(b)為該Google Books網頁後續資料,包括相關書籍(Related books)、其他版本(Other editions)、引用本書之其他書籍(References from books)、引用此書的科學文獻(Reference from scholarly work)。圖一(c)為圖一(b)的內容接續,為Google Maps插入於Google Books的地圖資訊,標題為”Places mentioned in this book”,主要呈現書籍中所提及的地名,與該地點在地圖上所呈現之地理位置。
圖二為其中一地標新加坡(Singapore)所呈現之結果,其中圖二(a)為繪製地圖,圖二(b)為衛星地圖。由圖二可以看出主要出現頁數在第99頁,其餘出現”新加坡(Singapore)”頁數包括第96頁、98頁、101頁與120頁等。點擊其中第99頁,可得資料如圖三所示,由圖示可以發現,新加坡(Singapore)字體反白,如同搜尋圖書結果一般。
上述發展給了我們兩個啟示,其一Google發展已經走向虛實合一,其二為Google跨領域的資訊串連將越趨緊密。
所謂虛實合一,即是將實體世界的資訊內容與網路世界的工具結合。以此範例來說,Google Books掃瞄過去出版書籍即是一個將實體世界資料數位化的動作,而Google Maps當然是建構在電腦網路世界的資訊呈現工具,除了現有繪製地圖外,尚包括衛星相片,當然也不要忘了由Google Sketchup所繪製的3D物件與Google Earth的結合。虛實合一好處很多,除了可以用資訊(information)活化實體世界(書、建築、萬事萬物)內涵外,實體世界視覺化方法(visualization)也提供虛擬世界資訊的一個表現方式。以此範例而言,Google Maps閱讀『環遊世界八十天』,不僅能享受其中的文字經驗,對於各地實際景色與風光亦能一覽無遺。
其二Google跨領域的資訊串連將越趨緊密。以此範例而言,Google以Google Books藍本結合另三類資訊,第一類為Google Books中與此書籍相關的版本也包含進來,包括相關書籍(Related books)、其他版本書籍(Other editions)與引用本書之其他書籍(References from books);第二類為引用此書之科學文獻(Google Scholar),亦即透過此功能Google Books可以與Google Scholar連結,當然反之亦可;第三類為Google Books與Google Maps的連結,現階段可以看到的是Google Books連結到Google Maps的閱讀導覽模式。最後,一旦相關網絡關係得以建立,亦不難發展出由Google Maps連結到書籍的資訊種類,例如當我們在Google Maps中點選一風景區時,自然可以連結到與此風景區相關的旅遊書籍與小說書籍等,販賣旅遊書籍亦成為可行。
從Google Maps與Google Books的結合我們看出Google虛實合一與跨領域資訊連結的趨勢。隨著Google收納資訊內容種類的增加,與相關技術的持續發展,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界線將越來越模糊,當然資訊平台也將成為以後人類共同溝通的平台,一個生活、工作與休閒的平台。
參考資料:
圖一 (a) 、 Google Books『環遊世界八十天』資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