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賈柏斯個人秀魅力無法擋

瀏覽次數:91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5年9月2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老實說,我沒有親身蒞臨過任何一場國內外產品發表會。

透過上網擷取2005年9月7日蘋果電腦發表會(Apple Special Event)的實況,心裡想,這場產品發表會可真是完全將賈柏斯個人魅力操縱至極致。發表會前全世界媒體(包括主流媒體、電腦雜誌、市場分析師與上千個Blog)的大幅猜測報導、現場此起彼落的鎂光燈、發表會後的評論報導...。一場產品發表會,一齣個人秀,為蘋果電腦省下全球至少百萬美金的廣告費,蘋果電腦與賈柏斯果然是行銷市場高手中的高手。

與一般媒體在發表會前的猜測幾無異,蘋果電腦推出了新的秘密武器,這些武器包括三項殺手級武器,分別為iTunes 5.0版、iTunes手機與iPod nano。這些秘密武器背後的策略意涵,也不出筆者在文【Apple數位音樂產業創新三步曲】中,對蘋果電腦策略的分析。見圖所示。

iTunes環節(創新步驟一)包括兩部分,其一為iTunes平台,另一為數位音樂內容。其中iTunes平台又分為兩大功能,其一為提供音樂下載的功能,類似Amazon的線上購物,根據蘋果電腦的估計,以營業額來說,iTunes平台是現階段全世界第二大的電子商務網站,僅次於Amazon;另一為提供管理與搜尋合法音樂的介面,其功能類似Google,不同點在於Google搜尋網頁、新聞與圖片,iTunes提供合法音樂搜尋,廣播與個人廣播台Podcast電台。關於iTunes與Google或Amazon的比較,以後再說明比較。

數位音樂內容方面,iTunes在先前版本即提供Podcast功能;何謂Podcast呢?其實就像Blog一般,不同點在於Blog提供文字與照片,Podcast提供聲音,所以Podcast就是個人廣播電台,根據蘋果電腦的估算,現階段iTunes上有超過七百萬個Podcast可供下載。在新版本iTunes中,除了Podcast外,iTunes開始販賣電子有聲書,例如,最新的哈利波特有聲書,包括剛出版的第六集等。換句話說,iTunes已經超出數位音樂了,而往數位娛樂中心(聲音)前進。

創新三部曲第二部是音樂載具的設計。我們在文【iTunes手機與數位音樂產業未來演變】已經初步分析iTunes手機即將帶來的影響,基本上現階段iTunes手機(全稱為Motorola ROKR)就是iPod shuffle功能加上Motorola手機功能,還無法讓使用者直接由手機上下載音樂,且也只能下載最多100首歌曲,關於iTunes手機的策略,以後在陸續討論。基本上,我們認為iTunes手機與現階段蘋果電腦產品沒有衝突,反而還有助益。

筆者認為整場發表會,最引人注目的是蘋果電腦所推出的iPod nano,所謂nano就是奈米,也就是最近最熱門的奈米技術(nanotechnology)的簡稱,其中奈米就是十的負九次方公尺。蘋果電腦推出的iPod nano就是要取代iPod mini(其實mini就是十的負三次方公尺),iPod nano的售價與iPod mini相同,因此當iPod nano推出後,iPod mini馬上下架。意味,iPod mini已經絕版。具備彩色螢幕,可播放音樂與相片,厚度又只有0.7公司,重量42克的iPod nano,被賈柏斯譽為四年前iPod推出後最大的革命,相關討論我們將在以後文章中進行。

 

 

創新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即是”Music everywhere”。根據賈柏斯的說法,2006年全美新車的百分之三十將會將支援iPod當成基本配備,如果再加上其他配件包括其他家庭配件與隨身配件,那麼假以時日,Made for iPod將持續發酵,相關文章可見【蘋果電腦「Made for iPod」策略意涵與價值】。哪一天iPod的規格配備成為標準(例如國際標準),那麼蘋果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拭目以待吧!

觀賞”Apple Special Event”宛如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新產品、新功能的興奮感,處處可見的創意…,還沒看過這場發表會嗎?蘋果電腦網站將重點剪輯好了,安裝蘋果電腦的QuickTime影音播放器,就可直接在網路上瀏覽賈柏斯的風采,網址如下:http://www.apple.com/quicktime/qtv/specialevent05/,去看看吧! (1327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