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iPod熱賣,Apple專利侵權問題接踵而至

瀏覽次數:94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5年3月1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藉由整合iTunes與iPod的創新服務模式(整合硬體播放與網路下載服務),Apple過去幾年來切入數位隨身聽(MP3 Player)市場,攻城掠地,幾乎佔領數位隨身聽全部市場。Apple不僅創造了新服務模式,並將Sony所建立的卡匣隨身聽(walkman)時代,遠遠拋在後面,成為資訊網路時代數位隨身聽的領導者與最佳代言人。據統計到去年底為止,Apple之iPod與iPod mini出貨量已經超過一千萬台,並且涵蓋MP3 Player市場的三分之二,今年初Apple再度打出另一張王牌,推出iPod Shuffle,企圖搶佔另外三分之一,Apple的企圖心與策略,再度證明操盤手賈伯斯果然是一位天才。

然而,專利戰爭往往在產品熱賣後接踵而至。當產品默默無名的時候,擁有專利的公司與個人通常莫不吭聲採取守勢,一旦產品大賣,產品潛在可能侵權的專利便開始採取策略,要求合理的損害賠償。

針對Apple之iTunes與iPod而言,目前有兩家公司分別指出Apple侵犯其專利。其中先進音頻設備公司(Advanced Audio Devices, AAD)宣稱Apple公司侵犯AAD專利號US6,587,403;而香港Pat-rights公司聲稱Apple所使用的FairPlay DRM系統侵犯其US6,665,797,並要求獲得Apple之iTunes與iPod業務的12%利潤。

上述兩件專利基本資料如表一所示,Pat-rights與AAD的說明如表二所示,針對此兩件潛在侵權案,評述如下:

  • 此兩項專利爭議糾紛,最後結果為何現在尚不可知,最大的可能性是Apple根本沒有侵犯到上述兩件專利,兩公司僅是就商業策略上,騷擾性的發佈相關媒體訊息,希望獲得讓Apple上談判桌,爭取某些利益的可能。
  • 對以研發為主的新興公司而言,掌握核心技術並申請專利是主要地初期發展策略。如果相關新興公司技術能量強,並且能掌握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則掌握之核心技術將擁有極高價值,如上述AAD公司。台灣學研界在基礎研究能量上並不會比先進國家弱勢,若能進一步具備專利與智慧財產權觀念,在技術發展初期即能佈局,則後續發展與影響力當更大。
  • 在知識經濟時代,智慧財產權相關服務業,包括專利申請、管理與應用的業務將逐漸增加,例如Pat-rights就是一典型的例子。此公司(可能只是一人公司,其餘均為虛擬團隊組合)協助獨立發明人Keung; Tse Ho主張其權利,並向大企業挑戰以獲取利益。相關新興智慧財產權服務模式,將會隨著全球化與知識化時代的到來,更進一步蓬勃發展,而其中所衍生的創新服務也需要進一步創意思考與發展。

 

表一 : iTunes與iPod可能侵權的專利

專利號

專利權人

專利名稱

IPC分類

US6,587,403

Advanced Audio Devices, LLC

Music jukebox

G11B 021/08

US6,665,797

Keung; Tse Ho

Protection of software again against unauthorized use

H04L 012/22

 

 

表二 : 公司說明

公司

說明

網站

Pat-rights

根據Pat-rights網站所揭露的資訊,此公司成立於1995年,為智慧財產權服務的相關公司,主要業務為網路資訊與數位內容等。推測此公司在此案件中的主要業務為協助US6,665,797專利權人Keung; Tse Ho(獨立發明人)向Apple索取相關權利金支付業務

http://www.pat-rights.com/

Advanced Audio Devices (AAD)

根據AAD網站的資料顯示,AAD為Discribe音樂儲存與播放設備的製造商,公司位位於美國芝加哥,主要技術包括聲音聲音處理技術相關。AAD為新興公司,現有核准專利美國專利有四個,其中最早一個核准於2001年,另外三個均為2003年核准公告。

http://www.advaudiodev.com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