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八)

瀏覽次數:100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6年5月3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周律師書中第211頁討論到檢視智慧財產的價值議題[1],他指出:

 

我們仍需以商品化或產業化的成果回過頭來檢驗智慧財產的價值,然後修正智慧財產申請、布局、維持的觀念,或調整訴訟、授權、作價投資的策略,才會有意義。

這和以前試圖用智慧財產當主軸、核心,去看商品化、產業化的作法相反,而是以商品化、產業化為核心,支撐智慧財產的作業…

 

上述內容點出兩個主軸,其一為核心觀點的轉變(以智權為核心,以商品化為核心),另一為反向概念(回過頭,相反操作)提出。本文繼續討論技術商品化議題中的智慧財產權佈局思考[2]。

在先前文章中,我們反覆討論到智慧財產權佈局(無體佈局)與對應到實體世界商品化、產業化佈局的關係,並且點出無形佈局與有形佈局猶如中國陰與陽一般。

圖一為中國陰陽與產業無形有形布局概念關係圖,如果我們將智慧財產權布局視為陽,則商品與產業布局即為陰,陰陽互為表裡,中間存在一轉換關係與轉化介面。基於此,商品化與產業化的轉換關係即是由左到右轉換與轉化過程。前述轉化關係的目的(最終結果)為商品與服務,或是相關商品與服務組合所成的產業。然而,若要能檢驗或是實現商業價值,根據周律師建議,則必須由反方向重新看待此關係,亦即站在商品化角度重新看待布局與價值。換句話說,價值的展現是基於產業與商品的實際商業價值,因此缺乏此基礎,價值無法展現。

除了上述價值展現的角色轉換外,上述陽→陰與陰→陽的關係亦存在於其他不同階段技術或是技術發展者之角色扮演,說明如下。

角色包括兩種,其一為技術先行者與技術追趕者的差別,另一為新興技術與成熟技術的差別,如表一所示。例如以技術先行者而言,由於先前少有相關專利技術,因此其專利佈局角度為進行技術開發,並且將相關技術進行商品化活動。而對技術追趕者而言,先前技術已經存在,因此角色要由商品化和產業化的空缺回過頭來進行專利佈局,或是進行策略規劃。技術先行者與技術追趕者亦如同陰陽對比關係。

從技術成熟度來看亦然(可由技術生命週期曲現來看,讀者可先參考【BCG矩陣的時間因子與產品生命週期曲線】之產品生命週期曲線說明),位於技術起步期由於技術少,因此為陽→陰,而位於技術成熟期之技術眾多,因此角色轉變為陰→陽。同理,技術起步期與技術成熟期亦可成陰陽。

上述以技術為核心的陰陽與陽陰的角色轉換僅是陰陽觀點的另一種延伸,原本在討論價值展現的轉換關係亦然。然而不論哪一種觀點,基本上,有形與無形轉化或是物極必反的觀點都可進一步闡述。(1179 字)

表一陽陰與陰陽角色扮演

 

陽→陰

陰→陽

技術發展者角色

技術先行者

技術追趕者

技術成熟度角色

技術起步期

技術成熟期

 

圖一、中國陰陽與產業無形有形布局概念關係
Source : 科技政策中心(STPI), 2006/05

參考資料:

  • 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 周延鵬, 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6年3月.
  • 註:本文所討論反轉與反向概念為筆者個人闡述,原文中並不必然有相關意思。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