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三大網路公司宣布進入VOIP領域對於實體商店營運的啟示

瀏覽次數:76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5年9月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新聞:(2005年9月1日工商時報 - 微軟買下VOIP技術廠商Teleo)華爾街日報周三報導指出,微軟本周確定買下VOIP技術廠商Teleo,意在加強通訊服務,以對抗Google以及其它同業。微軟並未揭露收購Teleo的條件,僅知Teleo的營運將併入微軟位於加州山景城的辦公室。Teleo成立於二○○三年,是一家員工規模不及二十五人的未上市公司。

評析:

引言

現階段三大網路公司(微軟、Yahoo!與Google)的敵人不是通訊公司,也不是Skype,而是將網路服務(PC to PC)延伸到網路與實體商店的服務(PC to Phone)。正當,報章媒體與分析師均發表評論,討論微軟、Yahoo!與Google等三大網路巨頭將要大舉進入通訊或是行動通訊領域之際,筆者認為其實時間還沒到,因為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如何巧妙的將網路的使用與電話的使用巧妙的連接,而不是推出如PC to Cell Phone或是Phone to PC等服務。

 

相關發展說明與討論

除了上述微軟併購Teleo的新聞之外,另外與三大巨頭有關的VOIP新聞包括Google 最近推出Google Talk搶攻VOIP市場【Goolge Talk的陽謀–網路電話與行動通訊的整合】,與兩個月前,Yahoo!收購Dialpad,其中Dialpad是另一家讓用戶通過網路撥打普通電話的企業。換句話說,三大巨頭所專注的領域還是在網路應用與網路服務上,而不會想要去取代一般的通訊業者(那是Skype的工作),並且藉由提供VOIP服務,讓使用者更加喜歡三大巨頭的網路服務與搜尋服務。也就是說,我們認為PC to Phone將成為繼Email、News、Search Engine、Maps、Local Search與Blog等服務之後,網路公司所推出的基本免費功能。亦即下階段(例如一年後),網路公司如果不能提供免費的PC to Phone功能,將可能被淘汰。

 

為何與實體商店結合是一個重要的網路功能?其實觀察Google相關新興功能即可看出與網路與實體的結合才是利潤之所在。例如,Google 推出Google Maps(含Google Earth),使得一般使用者可以將搜尋的概念延伸到實體世界的搜尋,而Local Search與Direction又將網路與實體世界緊密結合,經由Local Search,一般使用者可以快速的找到一個加油站或是街角的披薩店,Google Ride Finder還可你讓你即時瞭解大眾運輸系統現在的位置,並且透過與計程車行的聯繫,可以即時透過網路叫計程車。換句話說,Google Maps、Earth、Local Search、Direction與Ride Finder構成了網路與實體世界的一扇窗戶。網路的位置代表是IP address,而實體商店的位置代表是地址,而實體商店的聯繫方式就是電話(Phone),因此,三大巨頭掌握了網路已經是事實,如果能夠再掌握電話,那麼三大巨頭的影響範圍將擴大到實體商店。

讀者可能還是有點模糊,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例如你今天在MIT的校園內(MIT地址”77 massachusetts avenue cambridge, ma”),午餐和同學想要訂披薩,所以你上Google Local Search,鍵入MIT地址與pizza後,得到如圖一的結果。你找到你和朋友最喜歡的”Uno Chicago Grill”,你可以在網路上獲得這家店的地址與電話,你是要拿起電話撥打”262-4911”訂披薩,還是直接在電腦中透過VOIP直接由PC to Phone訂披薩呢?答案當然是直接在網路上訂。換句話說,VOIP的服務將是網路公司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因為這個功能能夠使網路使用者更加喜歡網路公司的服務,例如本例中的”訂披薩”功能。

 

後續影響

筆者認為VOIP其實是往後網路公司基本服務之一,因為現階段通訊費用其實已經非常低,而相關功能也有許多延伸服務,包括B2B、B2C與C2C等,因此搶佔相關技術成為網路公司發展的下一步。此外,我們認為非網路公司需要特別注意相關技術的發展,因為一旦相關技術可以成熟,他的影響可不僅是往其他網路公司而已,這些網路公司所建構的平台將會嚴重影響現有實體公司的營運模式,因此VOIP不僅會影響到通訊公司而已,其他全部商務都將會受到影響。 (1387字)

 

 

圖一 MIT Local Search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