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iPod高潮再起,台灣供應商雞犬升天?

瀏覽次數:108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5年8月2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iPod高潮再起,台灣供應商雞犬升天?​

新聞:(2005年8月17日工商時報 - 供應鏈效應 iPod概念股高潮再起)蘋果電腦今年聖誕旺季將主打四GB至六GB的高容量iPOD機種,對NAND快閃記憶體採購量,將較去年底大增三倍至四倍,供應商南韓三星電子已向下游買家釋出第四季供貨吃緊訊息,至於新力(Sony)及美商新帝(SanDisk)同樣將於年底跟進推出高容量MP3播放機,並包下東芝大部份產出,為恐第四季無米可炊,國內模組廠如威剛、創見等已進入補貨備戰狀態。

 

評析:

創新營運模式再創高峰

嚴格來說,Apple的iPod真的是近年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佳作。憑藉著創新的營運模式(見【Apple數位音樂產業創新三步曲】),Apple執行長Jobs一舉將數位音樂產業的內容(音樂,與唱片公司的合作)、網路平台(由Apple進行開發iTunes音樂下載平台)、音樂載具(針對特定市場推出iPod、iPod photo、iPod mini與iPod shuffle等不同客戶屬性的MP3播放器)與延伸載具(iPod車架等Made for iPod產品)等整個串連起來。並且,憑藉著整合創新能量,與創造新遊戲規則的能力,一舉將Apple推到數位音樂時代中的領導廠商,並將以Walkman起家的Sony、很早即推出MP3播放器的Samsung與Diamond、和以音樂下載聞名的Napster等公司遠遠拋在後方。

iPod+iTunes的成功證明了產品或是技術的創新僅是初步領先的一環,營運模式的創新與整合性創新(結合不同創新產品提供給末端使用者完全新的體驗)才是最後的贏家。

 

台灣iPod供應鏈

根據媒體的報導,台灣iPod供應鏈如表一所示。以供應鏈來看,台灣廠商所佔據的主要角色分別有二,其一為零組件(連結器,傳輸線,電源,電池、轉輪與機殼等),另一為EMS組裝廠(包括英業達、鴻海與華碩等),因此,由全球供應鏈角色來看,台灣廠商過去二、三十年來所累積的零組件與組裝代工能量(硬體)已經在全球3C產品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然而,全球供應鏈已經是相關產品運作的常態,如何提升每一供應鏈環節的價值,並將供應鏈觀點(supply chain)轉成價值鏈(value chain)才是企業長久競爭與經營之道。價值鏈當然就是要看產品每一個零組件的價值,而零組件的價值與每一個零組件占全部產品的成本,和該零組件供應廠商在每一個零組件環節所建立的門檻有關。

以512MB的iPod shuffle而言,根據今年2月IDC的報告,見文【iPod Shuffle成本分析發現毛利高達40%】,其中Flash(記憶體模組)占37.5%,MP3 decoder(MP3播放晶片與模組)占7.49%、Battery(電池模組)占4.5%,其他類(應包含連結器,傳輸線,電源供應器,轉輪與機殼等)占9.89%,剩下的40.62%就是Apple的毛利(當然部分毛利要再分給組裝廠商)。因此若以價值鏈來看待iPod的熱賣,其實最大的受益廠商還是Apple(系統廠商)、Samsung與Toshiba(NAND Flash供應商)與Sigmatel(晶片廠商)等,台灣供應商所佔有的價值鏈位置或是所能分配到的價值幾乎很低。

當然,取得全球相關電腦、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零組件供應商與組裝廠商,雖然毛利不高,並且好像是台灣廠商無奈的(說是宿命好像有一些悲觀,但是反過來說能成為全球3C產品供應鏈一環的國家也是不多,這也是台灣過去三十年來一步一腳印所累積的能量),但是若是比較其他產品(電腦類等),iPod相關廠商的獲利顯然還是相對的高。也就是說,對應於全球iPod供應鏈內,雖然台灣廠商所佔有的價值不是太高,但是在整個電子產品中,由於iPod的價值高(基準較高),因此能身為iPod供應鏈一環也是一件重要的獲利來源。

全球供應鏈訊息萬變,牽一髮而動全身

3C產品全球供應鏈錯綜複雜,對應供應商需要仔細判斷多方利多與利空消息。例如我們在文【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產業鏈 -- 從Sony搖桿專利官司論起】中便討論到一件遊戲產業的專利侵權訴訟案,主角分別是美國一間人機介面研發公司Immersion與遊戲機大廠Sony,當然訴訟的結果揭曉,Sony的PS、PS2與部分遊戲軟體被判侵權,並需支付Immersion約27億新台幣的損害賠償金額。當天消息一公布,台灣PSP概念廠商包括建漢(3062)、鎰勝(6115)及閎暉(3311)等股價均被打落跌停。當然,競爭廠商包括Xbox(微軟)與NDS(任天堂)之台灣供應商股價順勢上漲,短期勝負立見高下。這個事件告訴我們,身處全球經濟時代,全球商業競爭情報對於企業競爭的判斷扮演重要角色,對於本新聞中iPod高潮再起的相關訊息亦有所啟示,我們並不想潑iPod概念股的冷水,僅在本文末整理部分影響iPod未來營運有關的資訊供讀者參考,如表二,當然判斷利弊與未來趨勢還是有賴讀者自行深入研究。 (1922字)

 

 

表一 iPod台灣供應鏈

廠商

業務

備註

英業達

組裝

至去年底前,唯一的組裝廠

鴻海

組裝

去年底新增的組裝廠

華碩

組裝

去年底新增的組裝廠

同協

轉輪

 

正崴

充電座、傳輸線

 

今皓

傳輸線

 

連展

備用電池組

 

可成

機殼

 

綠點

機殼

 

威剛

記憶體經銷

間接受益

力成

記憶體封測

間接受益

Source: 工商時報(2005/8/17)

 

 

表二影響台灣iPod供應鏈的可能因素

事件

時間

Apple部分iPod介面專利申請被駁回,微軟居於上風

2005年8月

微軟與Philips、Samsung與Creative合作,準備推出MP3播放機抗衡iPod

2005年8月

Apple可能要求貼有Made for iPod產品供應商繳交10%授權金

2005年3月

每日出門要帶的三件東西,智慧型手機對於MP3播放機的挑戰

2005~…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