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晶圓代工營運模式持續擴大影響力

瀏覽次數:113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表於 2007年3月2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根據研究機構 iSuppli 的研究預估, 2007 年第一季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以及銷售額下降,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季如此了。此外,其預估 2007 年第一季半導體銷售額的降幅,將大於以往季節性的下降幅度。


iSuppli 認為產能利用率與銷售額急速下滑的真正原因,是源自於過去兩年累積出來的問題。庫存增加實際上是源自於產業錯誤判讀供需水位情況,以及公司不願意採取預防措施來應對這種局面,而只是簡單應付而已。

 

圖一、半導體產業銷售額成長率預估

單位: %

Source : iSuppli , 2007 年 3 月

即使短期內晶圓代工因為 12 吋晶圓廠陸續開工,甚至需求不如預期,而面對一些挑戰,未來晶圓代工模式仍將是半導體產業不倒的經營模式。

主要原因是隨著先進半導體製程不斷的前進,未來許多整合元件廠( IDM )將漸漸捨棄自己蓋晶圓廠,而是將代工訂單交給晶圓代工廠。

例如: 從飛利浦半導體獨立出來的恩智浦( NXP )宣布退出 Crolles2 聯盟;飛思卡爾( Freescale )也宣佈退出 International Sematech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 (ISMI) ,而是加入 IBM 的技術聯盟; IDM 大廠德州儀器宣布製程研發將停在 45 奈米,更先進的 32 奈米、 22 奈米都將採用代工夥伴的技術製程。

簡單來說,未來晶圓代工廠商必須更積極往 45 奈米以下的製程進行研發,甚至要建設更多 12 吋晶圓廠,才能獲得 IDM 廠商的青睞。

目前台積電長期規劃興建至少 7 座的 12 吋晶圓廠,而聯電也將興建 3~5 座,至於中國中芯國際也將至少興建 3 座,可見得這些專業晶圓代工廠商正努力為未來佈局。

在技術方面,台積電與聯電由於長期投入研發工作,所以建立了相當規模的智慧財產權,對未來在爭取訂單上將相當有利。不過,不能忽視 IBM 與三星的技術能量。

不利的是,如果英特爾的 12 吋晶圓廠於三年之後在中國大連開工, 90 奈米的製程,將使得台灣晶圓廠也必須將較先進製程技術帶往大陸。不然,中芯國際勢必會因為地利之便,爭取到 IDM 大廠的合作與訂單,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768 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