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英特爾與超微各在伺服器與 NB 市場有所斬獲

瀏覽次數:77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enise 發表於 2006年11月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根據研究機構 Mercury Research 報告指出,處理器雙雄在 2006 年第三季各有斬獲,表現超乎市場預期,英特爾、超微分別在伺服器、筆記型電腦領域各增加自己的市場佔有率。


超微原本在前幾季的伺服器處理器市場一向表現優異,其 Opteron 成獲利金雞母之一,而英特爾則是在筆記型電腦領域擁有優勢地位。

不過 2 者的表現在第三季迥然不同,超微在筆記型電腦用微處理器出貨量較第二季增加達 50% ,與 2005 年同期相比則增加了高達 70% 。至於英特爾的伺服器用處理器 Xeon 5100 在 6 月上市後,憑藉著較以往優異的低耗能,配合積極的價格策略,第三季在這塊領域大有斬獲。

 

圖一  2006 年第三季微處理器雙雄 之表現

 

2006 年第三季

2006 年第二季

2005 年第三季

英特爾

76.1%

72.9%

80.7%

超微

23.3%

21.6%

17.7%

Source : Mercury Research , 2006 年 11 月

整體來說, Intel 在伺服器、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的市場佔有率,從 2006 年第二季 72.9% ,提升至 2006 年第三季的 76.1% ,不過,仍比 2005 年第三季的 80.7% 還低許多。

至於超微,在整體微處理器的市場佔有率,從 2006 年第二季 21.6% 提升至 2006 年第三季的 23.3% ,比起 2005 年第三季的 17.7% 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分析來說,超微不論是季成長率或年成長率都有增加,而英特爾第三季也較第二季的增加,主要原因當然是全美達( Transmeta )、威盛的市場佔有率都被吃光了。這也顯示未來微處理器只剩下英特爾與超微兩大廠商。

超微目前處於製程轉換的過渡期,英特爾在產量與成本上較具優勢。特別是超微目前的雙核心處理器仍採用 90 奈米製程,要等超微順利轉換為 65 奈米製程後,產能與成本上的降低,才能讓超微的能見度提昇。

根據第三季財報,超微的毛利率比第二季減少了 5 個百分點,股價也為之大跌,分析師認為,超微需要更多的工廠與產能,因應 4 核心處理器、 45 奈米製程等未來挑戰。( 708 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