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指出,配合新版iTunes推出的蘋果電腦新款4GB iPod nano,其材料成本較先前2GB iPod nano產品還要便宜18美元,而且功能也有改進。
|
|
2006年在材料成本劇烈變動下,新款4GB iPod nano的材料成本降到72.24美元,較先前的2GB產品的89.97美元,還要便宜近18美元,這也是蘋果新款iPod nano定價大幅下修的原因之一。
表一 兩代iPod Nano主要半導體之比較
|
|
第一代 2GB
|
第二代 4GB
|
中央處理器
|
PortalPlayer PP5021C, 雙ARM核心DSP
|
三星 S5L8701B05 ARM核心DSP, 含快閃記憶體磁碟控制器
|
快閃記憶體磁碟控制器
|
超捷SST55LD019K ATA 快閃記憶體磁碟控制器
|
N/A
|
電源管理IC
|
飛利浦 PCF50607
|
飛利浦 PCF50635
|
CODEC
|
Wolfson WM8975G
|
Wolfson WM8750S
|
快閃記憶體
|
三星NAND, 1GB(x2)
|
三星NAND, 4GB, Multi-Level Cell
|
SDRAM
|
三星 32MB Mobile SDRAM
|
三星 32MB Mobile SDRAM
|
Utility快閃記憶體
|
超捷SST39WF400A, 4Mb
|
超捷SST39WF800A, 8Mb
|
混合訊號矩陣
|
Cypress CY8C21434-24LFXI
|
Cypress CY8C21434-24LFXI
|
材料成本
|
89.97美元
|
72.24美元
|
Source : iSuppli,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9月
|
iSuppli指出,第二代的iPod nano不但成本降低,功能亦有所改進。其中最節省成本的零組件是播放機的核心處理器元件,由於改用三星電子ARM核心的數位訊號處理器,並內建快閃記憶體磁碟控制器,蘋果取得價格僅5.4美元。因為具備整合功能,較過去第一代iPod nano採用PortalPlayer的DSP晶片加上超捷半導體(SST)的控制晶片的8美元來得低。
這次飛利浦半導體的電源管理晶片較前代產品的晶圓面積更小,同樣也降低成本。而另一項重要零組件NAND型快閃記憶體,不但提高了容量,價格並未增長。前代產品使用三星打造的1GB NAND型快閃記憶體,而這次的新款iPod nano則使用了三星以MLC技術打造的4GB NAND型快閃記憶體。
基本上,現階段只有以微型硬碟當儲存裝置的iPod video可播放視訊影片,業界更期待能夠有NAND型快閃記憶體為儲存裝置的iPod video問世。畢竟,未來隨著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儲存容量愈來愈大,微型硬碟將在成本上不具優勢。(70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