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07年半導體產能將有過剩危機

瀏覽次數:73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enise 發表於 2006年8月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SMA ( Strategic Marketing Associates )的報告, 2006 年第二季有多達 11 座新晶圓廠開始興建,其中有 8 座將在 2007 年進入量產,因此總和來看 2007 年將有 35 座新晶圓廠進行投產,屆時將使全球半導體業界總產能達到史無前例水位 。


觀察半導體業界長達 20 年的 SMA 認為, 2007 年恐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危機 。 SMA 估計於 2007 年時,每月產能達 200 萬片(約當 8 吋晶圓),比目前現有產能增加多達 17% ,其中 , 有高達 60% 的產能規劃在 DRAM 、快閃記憶體等記憶體事業。

 

表一  2007 年預計上線晶圓廠商

地區

廠商

日本

FlashPartners

美國

IM Flash

南韓

三星電子與海力士

台灣

力晶、茂德 、 南亞科與台積電

中國大陸

中芯國際、上海華虹

Source : Strategic Marketing Associates , 2006 年 8 月

SMA 指出,從未看過產能成長到如此充沛的盛況,並認為這 35 座晶圓廠於 2007 年開始運轉時,所購買之生產設備總價值將高達 560 億美元,且在 2 至 3 年時間內達到產能滿載階段。

根據 SMA 的報告, 2007 年將上線投產的 12 吋晶圓廠以 IDM 半導體廠為主,包括東芝與新帝合資的 FlashPartners 、英特爾與美光合資的 IM Flash 、南韓三星電子與海力士、台灣廠商力晶、茂德與南亞科。其中, FlashPartners 最具野心,其預計在 2008 年底之前將有三座 12 吋晶圓廠,每 1 座廠的月產能可達到 10 萬片晶圓,將會超越目前全球 NAND 型快閃記憶體產能最大的南韓三星。

而在晶圓代工產業方面,則有台積電,中國大陸晶圓代工業者中芯國際、上海華虹等業者,都預計在 2007 年開始運轉新的 12 吋晶圓廠。

也由於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使得其對於設備的支出將持續不斷的升高 , 讓應用材料、 KLA-Tencor 與 Lam Research 等半導體設備廠受益。 SMA 預估, 2006 年半導體廠的資本支出將較 2005 年增加 14% ,達 473 億美元,在 2007 年將增加 10% ,達到 590 億美元,已經相當接近 2000 年網路泡沫的歷史高點 615 億美元。因此,未來幾年對於半導體廠商來說,又有艱苦的供需問題需面對。
( 721 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