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本部秘書室
發佈日期:2007/03/13
今(96年3月13)日召開之艱困傳統產業專案小組第4次會議,係依據經濟部95年3月31日核定之「艱困傳統產業輔導機制」規定,按季召開的例行性會議。經本次會議審議結果,本期產業受進口衝擊情形如下:
一、有明顯衝擊,須立即提供特別輔導措施者:包括毛巾(已認定艱困傳產)、鞋類(已認定瀕臨艱困傳產)及手動油壓托板車(已認定瀕臨艱困傳產)等3項產業。
二、有明顯衝擊之虞,列為持續觀察對象者:襪子、衛生陶瓷、道林紙、塗佈紙(銅版紙)、其他巧克力調製品、鬆餅及薄餅、唇眼部化妝品、洗髮劑及潤絲劑、聚胺絲、彈性纖維、軟糖、石膏板、矽酸鈣板、纖維強化水泥板等14項產業。
在我國於加入WTO後,因市場開放導致部分供應內需市場之傳統產業遭受衝擊,有必要針對經認定之艱困傳統產業,除協助善用WTO貿易救濟措施外,特再建立此一新的「輔導機制」,以扶助此弱勢產業轉型,並與既定之傳統產業振興輔導措施有效互補。
為統籌推動艱困傳統產業輔導事宜,經濟部已於95年3月24日成立跨部會艱困傳統產業專案小組,並先後於3月24日、7月24日及11月23日召開3次專案小組會議,針對認定之艱困傳統產業,提供升級轉型及退出協助雙管齊下之輔導措施,並對受進口明顯衝擊之瀕臨艱困產業,提供預防性輔導措施,並按季檢視其輔導成效。
今日召開之艱困傳統產業輔導專案小組第4次會議,從貿委會95年第3季之「大陸貨品進口產業損害預警監測季報」及「敏感性產品產業損害預警季報」中,顯示進口價量異常之563項及183項產品,合計共746項產品之中,併同上期列為持續觀察之11項產品,除已認定為艱困傳統產業之毛巾及瀕臨艱困傳統產業之鞋類及手動油壓托板車等3項產業外,共篩選出30項傳統產業產品進行衝擊檢視,其中襪子、衛生陶瓷、道林紙等14項產業認有明顯衝擊之虞,列為持續觀察對象;至於大理石地建材、石膏板、矽酸鈣板等16項產業,因受衝擊情況不明顯,下期不列入持續觀察對象。
另針對已列為艱困傳統產業之毛巾及瀕臨艱困傳統產業之鞋類及手動油壓托板車等3項產業,經本部工業局會同相關單位個別提供專案輔導措施,包括短期之協助拓展內銷市場、強化產品標示管理及品質認知、加強進口產品通關高價低報或偽標之查核、協助善用WTO貿易救濟措施等,及中長期之協助業者建立策略聯盟提升合作競爭力、輔導轉型為觀光工廠或地方特色產業、協助設計改良與產品開發、移轉科技研發成果協助業者創造產品新價值等措施,本期衝擊情形均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改善。
其中,以毛巾產業為例,95年中國大陸毛巾進口量為312.1萬公斤、進口值合計922.7萬美元,較去(94)年同期進口量減少52.47、進口值減少31.19,95年12月份機器開工率約為70.8,亦較去(94)年同期提高約40.8,已顯現成效,未來仍將持續協助,以增加業者面對海外傾銷之競爭能力。
新聞稿聯絡人:工業局副組長楊伯耕
電話:27048375 0936456570
--------------------------------------------------------------------------------------------------------------------------------------------